第二百二十章:万里长城第一关(2/3)
符应崇脸上略显尴尬之色,但也是稍纵即逝,他依旧嘻嘻哈哈的与张诚、陈九皋二人又聊成了一片。
张诚一边与他们并辔而进,边行边聊,却在心中暗叹,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那些个勋贵与军功后代子孙们,最后都会像清末的八旗子弟一般。
看看现在辽东的建奴,其正处于崛起之时,是何等的武勇精强,可是等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又是何等的德性与窝囊?
这个问题难道就真的是无解吗?
谷伆
张诚不由得陷入了阵阵的深思之中!
申时才过,大军便赶至洋河畔扎下了营盘,这里取水方便,张诚与陈九皋商议后,便传令诸军皆要烧水,好好洗漱一番,以解连日行军赶路的疲劳。
…………
崇祯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张诚与陈九皋领大军到达山海关外,过了山海关,那就是关外辽东的苦寒之地了。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闾关,明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这里是大明长城东端的起点,其与镇北台、嘉峪关合称“长城三大名关”,更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城周长超过九里有余,直接与长城相连,既以城为关,城高近五丈,厚达两丈有余,开有四座城门。
其东为“镇东门”,西为“迎恩门”,南为“望洋门”,北为“威远门”,四门均建有城楼和瓮城,此外还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与角楼,镇东门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
在关城的东南、西北和西南隅更各设有水门一座,城墙外还挖有五丈宽,三丈深的护城河环卫,确是易守难攻。
或许大家以为山海关仅是一个关口而已,其实不然,它并不只是一座关城,而是由山海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威海城等一些城堡群构成防御体系。
张诚、陈九皋大军到达山海关城下时,天色己近黄昏,夕阳穿射过来,给这座雄关古城蒙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张诚与陈九皋在守关的军将的接引之下,踏着古老的城墙阶梯,登上了山海关西侧迎恩门的城楼之上。
他们看着城下全副武装的将士,正在以整齐的步伐,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