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没经验了(3/6)
的打水窖方法。
而且水窖里的水虽然是不流动的死水,但是这种水其实挺健康的。
他记得小时后大旱三年,粮食减产,就连当时的县长都被老百姓起了个外号,叫做火焰山。
那时候就那种大白幕布,时不时戏台前面放电影的那种。
他印象很深刻,有次跑去看电影,里面放的就是水窖水井的宣传片,气的他……
里面水窖水打上来之后还扔一把白矾杀毒,白矾这玩意儿应用挺广泛,做粉条也放。
水窖里的都是接的雨水,刚下雨前两天自然是不能吃,等沉淀几天就好了。
小时后蓄水池和水窖里的水那是清澈见底,一两年你就得洗涮一次,把底下的淤泥清一清。
每当下雨前,家里老人就会把院子里的脏东西和土尘清扫一下,但毕竟是土院子。
后来水泥地面,水泥窖那就更干净了,取水也不是往上拉,而是直接用水泵抽。
水泵放在窖中部,底下的淤泥和上面漏跑进去的树叶什么的碰不到,那就更干净了。
基本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不用管,里面很阴凉,一点虫子都不会生。
西北大部分地方吃的都是这种水,老人们照样活七八十,也没什么健康不健康的说法。
而且吃惯了这种水,后面拉上自来水之后还吃不惯,说是碱性太大,味道不对,吃着不舒服。
当然,吃惯了泉水、井水、自来水的也吃不惯窖水,吃完拉肚子、胃胀等等,不过适应两天就好了。
这种是个人的饮食习惯的问题。
所以说,这种水窖,对于西北这地方来说是相当的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生命的保障。
现如今西北这一片的环境比后世好太多了,黄沙漫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大部分地方都是绿树成荫。
黄河也黄,但也只是部分地方,大片地方都是清澈见底,没有后世的那么浑浊。
而关中西北开始荒芜,就是唐朝之后的事情了,用了几千年的地方了,破坏太严重了。
蝗灾漫天,干旱频发,到了元明时期已经成了国之负担。
不复关中产量大地,一地顶整个天下的盛况。
所以要多种树,保护环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水窖这东西在关键时刻也就解一下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或者连问题都没法解决。
现如今的隋唐关中以不如秦汉时期的沃野千里,保护好气候才是最关键的。
“行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