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新明 > 第七十五章 杀星

第七十五章 杀星(3/4)

目录
好书推荐: 筑木人 我在南韩做财阀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南宋桂枝传之临安风华 糊咖女明星,葬爱女神经 我真不是十世善人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千秋谁与度 大佬她总想躺赢 这个云养系统大有问题

养的打手和争权夺利的工具;外职掌成为借天子之威,滋扰地方的贪官;地方按察司更不用说,成了冤假错案集中的渊薮。

明史中评论居京师之台谏云:“居言路者,各有所主。故其时,不患其不言,而患其言之冗漫无当,与其心之不能无私。言愈多,而国事愈淆乱也。”

至于外职掌之专差和巡按,明中期以后地方官接受巡视,即自备“谢荐金”,竟成惯例。

外职掌的御史官员以“谢荐金”之多寡来写巡视、查案报告——不仅催化了,更成为祸乱吏治之由。

针对这些弊端,此次都察院的兴革,虽仍设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副左右都御史、佥都御史和十三道。但责、权发生了巨大变化。

之一,将御史的人员扩编,改每道设一名、两名专责御史之旧规,每道设八到十人专责御史,并设佥都御史正、副各一名。御史奏章必经正佥都御史签押方能上报,佥都御史为本道御史的纠核、巡视结果担责。

之二,改御史“风闻奏事”之旧规,分锦衣卫之一部为十三个稽查科,每科三十人。设于十三道御史之下。御史参核,必用锦衣卫稽查科查实证据,方能上报。

之三,改御史职责不清之旧规,各道御史均负责本道纠核、巡视事,不得越界。若收到其他道的线索或举报,准送左都御史,由其分派至该管的道核实调查。

之四,除左、右都御史外,共四名副左右都御史分管十三道,分管内容由左都御史决定。御史参奏报告,由副都御史签发才能成为奏章;这些人也要为奏章的正确性、真实性担责。

之五、右都御史独领监察道,监察都察院内部。各道御史若发现其他道或本道御史有违规行为的,可举报至右都御史。右都御史和监察道无权参与都察院其他事务。

之六、左都御史掌都察院,除右都御史外,对副都御史以下,有参劾之权。副都御使以下若被左都御史参劾,立罢。

之七,改御史必由三品以上高官举荐之旧规。从进士、待选之官中直选。都察院列出大明律、宪纲总例、纠官邪规定、监官遵守条款等十余本参考书,待选者通过法律考试,并经都察院副都御使以上集体面试即可担任御史。

此次都察院的兴革,现有御史、台谏之官有喜有忧。一方面他们掌握了锦衣卫稽查科这一直属力量,在朝廷中地位一举超越各部,权力大增。

另一方面御史队伍的扩大和独立参劾权的丧失,降低了御史这一“清流华选”的含金量,断了他们以特殊地位谋私上进之途。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被赶往封地就藩,陛下何故谋反?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侯门第一纨绔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乱世小军户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