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杀人诛心,叶瑾才是真正的狠人呐(2/5)
十万以上。
长平之战光是被坑杀的赵国士卒就多达40余万人。
但是这个时期战国七雄7个国家全部人口也才上千万而已。
长平之战的时候,秦、赵两国都征召了全国16岁以上的男丁前往战场参战。
所以一直到秦朝,都是采用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到了两汉时期,因为两汉已经成了大一统的帝国,几乎没有了内乱,所以战争也不如战国时期那么频繁,全民皆兵 的军备制度会给国家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所以两汉的军备制度采用“京师军”和“地方守备兵’。
京师军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是精锐的野战部队,用来征战四方。
南军则是京师守备部队,用来拱卫京师。
至于地方守备兵,其实就是各地的地方部队。
如果中央朝廷的权威犹在,那么这种军备制度也能长期运转下去。
但是如果中央朝廷式微,那么地方官府就有割据一方、成为军阀的风险。
所以自两汉之后,这种军备制度也被淘汰了。
魏晋南北朝乃是乱世,所以各国都采用类似于‘全民皆兵’的征召制度。
南北朝时期,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发明了府兵制。
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该军备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如果府兵被征召参战的话,需要自备武器和马匹。
但是可以抵扣赋税。
但是随着土地逐渐被兼并,府兵的负担越来越重,府兵制也名存实亡。
至于募兵制。
说白了,就是花钱雇佣士卒替朝廷卖命。
但是因为给士卒发饷的都是将领,所以士卒只知道将领而不知道朝廷,就容易造成藩镇割据,这也是唐朝中后期一 直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
五代十国又是乱世,所以又是全民皆兵。
到了两宋时期。
赵官家汲取了前唐的藩镇之祸,所以采用重文轻武的国策,武人地位低下,国人以当兵为耻。
至于军备制度,类似于募兵制的变种。
两宋的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
禁军是精锐部队,朝廷花大量钱粮供养。
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