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丧乱荼毒(1/21)
永和十二年八月,他哭诉悲愤无奈之情。长发披散,伏首垂泪于背井离乡之地。随笔泣书,留下的不仅是一帖好字。
“那年燕军攻青州,北境骚动。百姓深受战祸荼害,连他家也不例外,同受波及。”宗麟在烽烟之中仰面憬然道,“贞观四年,‘遣唐使’获得这一通留传于世的书信,其雄强风骨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显示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用笔挺劲,有奇宕潇洒之致。此手札千百年来一直藏于深宫之内,然而摹本早在我小时候便传至九州。使我得以从小临摹,摆脱了汉魏笔风,修习‘书圣’之道,追求平和自然的风格。然而宁远将军留下的这一札《丧乱帖》从来是非常难临摹的书帖,知其精细者不多见,得其神采者更是寥寥无几。其背后的恩怨情愁有谁知”
信照说道:“我亦听闻《丧乱帖》是王羲之为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所作。白麻纸墨迹之下,使人蓦然看到一个情感极为丰富的内质。然而收藏于皇宫内的三件王羲之手札,我只研练过《二谢帖》和《得示帖》的摹写。我那位当家兄长进宫拜偈时曾说,此帖意境逼仄至极,每当凝神提笔,使他情感激愤难抑。”
“你们那位哥哥虽说性格乖张、行径疯狂,其实是个内心情感强烈之人。”宗麟叹道,“更容易受到其中影响而生感触。《丧乱帖》所写的是永和十二年八月的事。那时发生广固之战,据《晋书荀羡传》等史料记载,王羲之在琅琊的先墓,遭到燕军荼毒,而作为王羲之好友的荀羡率领诸葛攸等部将讨破慕容儁,擒斩了慕容儁麾下的燕将王腾之后,即加修复。在战乱中,王羲之先墓被一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整修祖墓,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感。不仅汉代,即使是‘礼玄双修’的东晋,这也是至苦至痛,不可容忍的。表现在《丧乱帖》中的一腔怨懑,充满哀呼,也就不难理解了。”
信孝闻着茄子问道:“此刻为何提起魏晋旧事”宗麟抬起手杖指着说:“你们看,破城后他们又涌去乱挖皇族的祖坟,以为能在陵墓里面找到什么宝贝。置身于战乱,处处浩劫、疮痍满目,使我情不自禁,心头涌起了昔时王羲之的所感所受……”
拜占廷帝国的最后一夜,城陷之后劫火四起。我挤在混乱逃难的人群里,举目无措。听到有乐的声音不知在哪儿叫唤道:“好多拖家带口的人涌向港口那儿去了,他们说最后还有一艘船要离开。”我转头寻觑,只见宗麟在小巷那边喊叫:“别去坐船!大家赶快过来我这边……”
我感到困惑:“咦,这情景怎么有点似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