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晓风残月(3/21)
没落乃是庶家衰败的兆头,加上在与义隆偏袒的宠臣相良的争斗中处于不利地位,使陶氏已处于渐将衰亡的危急时刻。经过八年的压抑之后,向来行事激进的陶晴贤不顾一切发动了叛乱。
天文二十年一月,相良向义隆提交了一份《相良武任申状》,正式状告陶晴贤谋反。谁知,这份申状不但没能使沉沦的义隆觉醒,反而引起了陶晴贤的警惕。相良见势不妙,抢先出逃。陶晴贤决定提前正式举兵谋反。八月,久不理军务的义隆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已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略作抵抗后最终溃退,败逃途中逾万人最后只剩大约六十人。据说义隆准备渡海逃往北九州,结果偏偏遇到海上起暴风,最后逃入长门太宁寺,九月一日在寺内自杀,年仅四十五岁。追随义隆到底的忠义之士冷泉隆丰掩藏主公遗体后,出寺与陶军奋战,最终英勇战死。
这场史称“大宁寺之变”的兵变之后,陶晴贤从大友家请来了跟大内氏血缘关系最接近的晴英成为家主并改名为“大内义长”。他是大友宗麟的弟弟,宗麟与陶晴贤商量确定让他继任大内家督,但实际上是作为陶晴贤的傀儡。陶晴贤死后,大内家遭到元就的进攻,所领尽失。我两岁那年,面对进逼的元就军队,义长无奈之下自刃身亡。
我刚出生不久,辉元的祖父元就以挑衅姿态到严岛筑城,引诱陶晴贤率主力攻击,而另一招,就是密令手下的桂元澄投向陶晴贤,元澄之父广澄本来就是因反叛元就而死的,这就已经给了元澄一个背叛元就的很好借口,再加上元澄反叛过来时使用了苦肉计,足以使陶晴贤相信他的真心,更绝的是他还向陶晴贤递交了一份“起请文”表示忠诚,这一切完全都是元就的授意。在那个时代,人们都相信如果违背了自己的“起请文”的话,子子孙孙都会受到神的惩罚。当然,元就这样的绝世枭雄就不一定信了,不过陶晴贤却对这个东西深信不疑。从而对桂元澄信之不疑。
桂元澄乘机向陶晴贤进言严岛之城的修筑尚未完成,此时往攻立即可下。陶晴贤根本就没料到会遭受奇袭,而且他也错失了战机。据说在九月三十日陶军只要进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下严岛之城,从而决定胜负。然而这一天是“庚申”日,陶晴贤相信一直以来的传说,在当天晚上人身体中的“三尸虫”会在主人睡着的时候升上天空去向神报告这个人的罪行,所以这一天每个人都要行事谨慎,不要犯下令神愤怒的罪恶,而战争杀戮在此日更是不可饶恕的。
由于这个原因,陶晴贤没有在那个日子发动进攻,从而丧失了那稍纵即逝的胜机,而元就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