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节(1/3)
二
今天下午是星期三,本来该开会的,不想看周大龙那付尊容,让小刘帮着请了假,睡了午觉在阳台上看书。阳光很好,真想看着月亮升起来。骑了车跑到旌湖边躺在草地上看《顾城之死》。
顾城认为,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求又尽求,他全知所以微笑,他尽求所以痛苦。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交流的手段。
顾城诗中有一句林茜记得非常清晰: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但我用他来寻找光明。顾城一直在逃避现实,他先是逃到新西兰,逃到新西兰的森林里,他想回到原始状态,就和夫人谢烨和情人英儿过着世外桃园般的隐居生活,拣些木耳之类的东西拿去卖了维持生活。顾城到德国去讲学,(他只要愿意,去讲诗收入很高的。)谢烨陪着他去了,他是什么事都离不了夫人帮着打点的,他确实有才,躺在床上就可以写十几首诗出来。问题是他是个在日常生活中与世隔绝的人,什么都不会,下面条不会,寄信也不会。英儿在激流岛上寂寞无聊跟着一个荷兰老头跑了,他回来知道英儿竟然敢背叛他,就开始写英儿这本书。写的过程中,谢烨也要离开他了。当时是追求谢烨的德国人追到激流岛上来了,他不能忍受谢烨的离开,先杀了谢烨,然后自杀。他的儿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当地的毛利人,后来他父亲顾工想要要回这个孩子,也要不回来了。林茜认为自己在现实中有存在的根基,爱生活,爱周围的人,而不是只爱自己一个人。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也不能遇到一点什么打击就崩溃,这点,林茜觉得现代的诗人太脆弱,有人写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写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没活多久就自杀了。想到苏东坡,他受过好多打击啊,一个乌台诗案就差点让他丢了脑袋,一生都是逆境,但是他能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诗句,还有欲问生平功业,黄州儋州惠州。黄州儋州惠州都是他的流放之地。还有让人感到温暖就是苏东坡是个生活很有情趣的人,没事情自己找乐趣,他发明的东坡肉,现在仍然成为一道名菜。如果遇到什么不顺就去死了,那我们的文化史上少了许多杰作了。他的那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带给我们有看问题的方法,其中的哲学思想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味深长。
下午林茜听到院子里的老太婆议论黄永红家中的事情。黄永红是地理系的,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