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3/9)
外婆,本来在当地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在丈夫早死,留下孤儿寡母都没在娘家人面前流过一滴眼泪,极要面子的外婆气得上了吊。当时母亲还只有十多岁,因为家中父亲和她的外公都是文化人,母亲一早就读了师范学校了。外婆死这个事情当然让母亲把她唯一的哥恨到骨髓里去了,在外面读书几年还有后来耍朋友结婚都没告诉这个哥。后来两个女儿生下来后,经过母亲的好朋友王家淑劝解,母亲和舅舅家开始走动,要不然,母亲一个亲戚都没有。舅舅出来后,和害他进去的女人结了婚,这时表姐都好几岁了。舅舅两口子都在编椅子家具的竹器社里上班。刚解放那些日子,生活过得还是异常艰难的。舅姆本是个大户人家当家的,长得仪表不俗,哪怕后来上了年纪,也是气度非凡的。日子难也要过,舅母在城边上开了边边角角的小块地,种些瓜果添补家用。当然时不时也要骂舅舅,但两个人还是算和谐地过了一辈子。表姐不是舅舅的血脉,但表姐和舅舅的关系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出来,表姐一口一个伯伯,真的是当成了自己一家人。
母亲对做菜这些事情都上不了手。在林茜十多岁时,过年时几家人都聚到舅舅家中,,母亲做样子也会走进厨房问舅母:“有没得啥事要我做”舅母总是说:“快出去陪客,这儿没得你的事。”
舅母是个能干人,但凡是接待客人,她是很麻利地就做出两桌了,母亲长期不做家务的人,什么事情都插不了手,舅母哪看得上她做什么,不过,十几个人,不能只是做事,母亲说话摆龙门阵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基本都是母亲陪客,不动手。
母亲一直不会做菜。娃娃小时有婆婆在家中做,婆婆一边做饭,还一边给娃娃背诗,林茜对婆婆的印象是可以把红楼梦中宝玉哭灵的经典片段唱出来,在背诵韩愈的那首: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时,她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两手还比划出马在雪地里寸步难行的艰难来。虽然母亲成天在几个子女面前数落婆婆如何不是,但是林茜心中知道自己在没有幼儿园可读的情况下,是婆婆对自己完成了诗词的启蒙教育的,因为后来多学了些心理学,知道了一个人性格形成中有两个因素最重要:是童年在什么样的氛围中成长,童年是性格的母亲,林茜童年生活中婆婆念的诗文与别的家庭中只知道算计钱那真的不是钱能计量的。2是以后的环境。林茜后来的环境再怎么不济也是诗书之家,钱不多,但在单位上接触的知识分子之外,林茜在社会上还接触了不少体力劳动或是技工型的人,她从不把自己的朋友局限在一个小圈子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