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金殿封官(3/4)
自己被俘、被拷打,起伏跌宕落差太大,最后被拖到两军阵前的时候浑浑噩噩神志不清,赵遵下令将其射杀是给他了一丝体面,不至于连累亲族。
袁青对赵遵的这份体谅十分感激,率先站出来夸赞:“赵将军忠勇爱兵,乃我辈楷模!”众大臣也乐得做顺水人情,随声附和。
刘衡点点头:“陈卿家,你以为如何”
这十几个大难不死的军官和士兵在草原上生活半年,依照惯例要分别关押审查,然后调离作战军队打回原籍。出于安全是必要的,但太不近人情,陈嵩正为此发愁。若能把这些人交给骁骑军出身精通侦查刺探审讯的赵遵,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臣以为善!”
鲍鸿见刘衡过于激动,生怕他弃之前商定的事于不顾,忙道:“赵将军有功于社稷,当赏!”
刘衡道:“宣旨吧!”
“陛下有旨,擢升赵遵为五官中郎将,赏金十万,河西良田百亩!”
这个任命已有不少人知晓,因此未引起太大的轰动,赵遵却吃惊不小,五官中郎将和骑都尉一样同是比两千石的俸禄,但权力却大得多。
刘衡之前已经把郎中令更名为光禄勋,五官中郎将是光禄勋麾下郎将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在虎贲和羽林之上,以往都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之。职责之大、之繁复也非一般人可为。坐到这个位子离九卿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五军中郎将亦文亦武,非常合适你啊!你可不要辜负陛下的良苦用心!”鲍鸿指点晚辈道。
众臣也都向赵遵道喜,朝堂上一团和气,至少这一刻在刘衡面前他们是团结一致的。
“陛下,臣向您引荐一人!”赵遵不失时机的说道。
“哦现在”刘衡对赵遵有无限的耐心。
赵遵向夏侯彰交代了几句,夏侯彰到殿外引进一人,大殿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刘衡憋了半天,终于还是大笑了出来。
“哈哈哈……”皇帝一笑,大臣们也憋不住了。
皇甫婴眼泪都笑出来了:“小子,这人是从哪个戏耍班找来的,哎呦,这……这……这不热吗”
原来赵遵把典鸢请进了殿,这厮一辈子可能只穿过一种衣服,匈奴人的皮袍,到了大周境内他也不换。匈奴地处北国夏季凉爽,夜晚还有寒意,洛阳的夏天即使赤身**都觉得热,众人自然觉得他怪异。再看到他的“兵器”,那两条生锈的铁链,怎么看怎么滑稽可笑。
赵遵道:“陛下,诸位大人,这个人是赵遵从匈奴那儿带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