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备的成就(2/7)
策:上策是诱使刘璋出营,一刀把他杀了,川中无主,自然是你刘备的了;中策是张松法正等人里应外合,夺关杀将,进逼成都,逼迫刘璋负荆投降;下策就是退回荆州,再有机会慢慢来。
刘备认为上策太急了!下策太慢了,唯有中策,希望刘璋能知天命,俯首请降,我也赢得光明正大些,没有暗算那么龌龊。
在庞统的心里,上策是最好的,当断则断,时间不等人,还在这里磨磨蹭蹭!没办法,刘备采纳了中策,庞统在营中散步,皓月当空,他却无心赏月,叹道:“天与不取,人复何为”
刘璋不是一个平民的刘璋,而是一个掌握着资源却又不能发挥统一中国积极作用的人,因此他很可爱,但也由此可恶。刘备不愿违背道义杀害刘璋,试图用较为道德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对“义”的阐述,是希望天下的统一能在道德的准则下去完成和维持。刘备的人生理念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试问,刘备肯放弃帝制么万恶的帝制何曾对老百姓仁义过!
刘备这样的人我相信在历史中是存在的。他当时的苦恼,不仅仅是罗贯中,也是历史进程中广大平民百姓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是“道德的贯彻与事业发展的目标存在交错”。笔者写到此处,也是用心琢磨,用现代革命理论来解释才能解释的通。(非此不可)刘备军团缺乏一个义正言辞的革命纲领。他的支持者即便是包括老百姓,在政治认知上,何尝不是帝王将相们的事业上的老路。
刘璋是一个分裂分子,而刘备也不过是一个获得国家统一果实之后继续“家天下”的一介帝王而已!他如同把美丽的道德观修建在封建**的沙堆上,试图让他不倒,诚为难矣。就像刘备这样完成天下统一还要姓刘的目的,他必须是一个社会化的枭雄,而不再是平民道德的刘备了。
刘璋发现了张松是个内奸,杀了他全家,懦弱的刘璋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够凶残!
刘备没办法,彻底和刘璋翻脸,决定趁蜀中过节偷袭刘璋。结果天不佑自己,把个庞统和不计其数的将士给坑死了。看看吧,柔弱的刘璋杀起人来比董卓差吗这是因为刘璋的社会身份也是一介军阀。再看看吧,趁别人过节搞偷袭,仁慈的刘备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而造成的死伤,比曹操宛城之败差吗这是因为刘备的社会身份也是一个野心家,一个地地道道的征服者,他胜利的花朵需要用别人的血来浇灌。
落凤坡凤雏陨落,荆州卧龙诸葛亮整顿人马,兵分两路,杀奔西川。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杀了忠于刘璋的张任,但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