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勇果敢的曹操(4/6)
信,也可不信。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因为这件事愤而离开了曹操,并且对曹操非常不满,宁愿选择勇而无谋的吕布,战斗到死,也不肯再投靠曹操了。
陈宫就这样离开了曹操。《三国志》虽有不同,但情感类似。
孤身一人的曹操得到了宗族势力的支持,曹操的领导魅力也发挥了作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群颇有勇武精神的人,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属于曹操的宗族,曹仁曹洪李典等等都汇集到曹操的身边。
曹操和袁绍一起发起讨伐董卓的檄文。至于为什么需要袁绍的带头作用,这是因为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而且袁绍本人也颇有人望,属于一种不可或缺的政治资源。于是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小说《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是很精彩的一笔,精彩的描绘了吕布的骁勇善战和独当一面,也为他的为虎作伥,最终白门楼殒命埋下伏笔,这样的人当然不能与曹操抗衡。
袁术的鼠目寸光在讨董战役中表现出来,诸如盟主袁绍的平庸,公孙瓒的草率,勇猛而别有用心的江东孙坚,其余鲍信孔融陶谦刘岱等等庸碌之辈,不一而足。这些人单凭个人领导魅力,都无法与曹操相抗衡。
曹操从一开始就发现刘备和关羽非同常人,曹操是抱着敬意的。
华雄逞能,关羽主动请缨作战,袁术喊道:“拉下去砍了!”
曹操果断的站出来:“且慢!我看此人仪表非俗,不妨试试。再斩不迟!”于是就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其实曹操对刘备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汉王朝能救则救,不能救,当真天下大乱,日后逐鹿华夏,同是刘姓子孙的刘备将成为自己的劲敌。可一生杀伐果断的曹操却始终没有对刘备和关羽下手,不可谓不识英雄重英雄。其他沽名钓誉的碌碌之辈能做到这点么
董卓扛不住关东群雄给他带来的压力,索性一把火烧了洛阳,往长安去了。
对董卓的逃逸,曹操是有方略的。可一人怎能成事即便如此,曹操还是独自率领自己的兵马前去追击董卓。可结果中了埋伏,曹阿满差点连自己的命都丢了。在他的背后,却是各路兵马“踟蹰而雁行,日置酒高会。”盟主袁绍,出身高贵的袁术,在与曹操对待董卓的态度上,分出了高下。
可以说,谋刺董卓孟德献刀,追董卓曹操中伏,曹操不可谓对汉王朝不忠。曹操对汉王朝尽力了,曹操作为一个臣子,他没有不尽职。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曹操处在那个年代,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的水深火热,因此他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