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一年级上第二章 第二周(2/4)
课程。本来我看到你在学校就不舒服,已经有一次我同意了的,已经不错了,你现在又弄第二次,我不同意你去。”
我很平静地和儿子说:“可是妈妈很喜欢,就像你喜欢飞盘一样。你告诉我,你的需要是什么?我想在满足你需要的前提下,我也能参加这个课程,我想要达到双赢。”这是主旨。
中间有很多口水仗,当话题逐渐跑远的时候,我也拉回来。比如,我提到其他家长也去学校,儿子就提到还有很多家长不去学校的,没法去比较,后来我及时回到主旨上来。在我过往和儿子的争论中,我发现“比较”是个特别不好的办法,比如别的孩子就可以,别的家长就怎样什么的。因为即使所有其他孩子都可以,但我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特例,我也没话说,还得接受这个孩子当前的状态。何况通常总是一部分可以,一部分不可以,所以无法通过可以的那部分来说明可以就是对的。另外,比较还容易让孩子觉得“你又用我和别人比”,会觉得自己不好,会有不好的状态。
后来,我们就商量着,每周四要给他准备好饭,要七点十分之前回到家。
再后来,儿子还是不同意我出现在校园里。我据理力争,我说,“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但是我还是想去参加课程,我会尽量不和你遇见。”
可儿子说,“你尽量?那为什么还常常看到你?我又不是故意来看你的。”
我说,“是的,确实前几个学期常常碰到,我也不知道,我一直是支持你的,尽量不和你碰到。”
后来,我还表明了我的态度:“我就是很想去,而且我想要满足你的需求。”
儿子还说,“我又不是不让你去,我还是让你去一次的,你是不是觉得,现在有两次机会,你就不想放弃,你觉得你只去一次就是亏了。”
我依旧表明我的态度:“不是亏不亏的问题,我就是很想去。而且我想在满足你的需求的前提下能去。”
直到最后,儿子来了句:“好吧,你去吧。但是,如果下次再让我碰到今天类似的情况,我很不舒服的情况,你就只能去一次了。”
我并没有给他任何保证,因为我保证不了,谁知道会不会再出现他不舒服的情况呢,而且谁又能知道在校园里会不会碰到他呢?我说,“我会尽量避开你,我也不在校园里逗留,如果门没开,我也尽量找个地方躲避。”
儿子说,“那你也不要躲躲藏藏的,那样更加奇怪了。”
他还说,“你要说尽量,那就算了。”
我仍旧没有给他任何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