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罗马风格(2/3)
当天灾看的……
郭康给脱欢、李玄英等人讲过后世的“黄祸”概念,说欧洲人对东方的排斥有多大。然而,那几人不但不觉得这是污蔑,还很高兴,觉得这个词很帅,一听就非常霸气。
脱欢告诉郭康,蛮族的特点就是畏威而不怀德。让他们保持冷静和敬畏,唯一的方式就是揍他,给他打怕了就行了。说白了,人家就吃这套。
不过郭康对此还是不太满足。
他觉得,只靠征服和战胜蛮族还不够,还得考虑之后的策略。吴起说:“战胜易,守胜难。”怎么利用盛势扩大自己的势力,才是最重要的。
紫帐汗国之前的经营其实还不错,但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是一系列被动的应对,纯粹是被恶劣环境和军事压力逼出来的。
早年的世侯们,其实也是“夏君夷民”的态度,对于自己治下的百姓,同样觉得这就是开始接受教化的蛮夷,即使他们相互之间算是很团结,这种态度也一直存在。至于南边正在打内战的拜占庭小国,大家更是不怎么当回事,甚至都没几个人去关心。
作为汗廷里当时少有的文化人,郭盖对于寻找正统、兴亡继绝,有着很大的兴趣,也是少有的从那时就开始寻找合适宣称的人。之后的发展方向,与其说是国策,不如说是郭盖个人的“精罗”行为。直到现在,郭康都怀疑,这是郭盖因为远离故土,非要找个替代品的结果。
实际上,按家里的说法,当年伯颜帖木儿等人,是提出过让郭盖找个儿子去跟希腊人联姻的,但郭盖不愿意,结果伯颜帖木儿才安排了自己儿子顶上。这件事细想起来,其实也是挺值得玩味的。
到了南北战争的时候,国家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了值得周围一众强国首先关注的眼中钉。同时,汗国内部的矛盾也愈发激化,草原贵族们的步步紧逼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最终,这两种矛盾以最激烈的军事对抗形式爆发,带来了紫帐汗国历史上最危险,但也可能是影响最大的一次战争。
在战前,紫帐汗国的核心地区,其实不像这个时代的罗马,也不像旁边的金帐,反而有点像元朝。他们也是一个大汗和一众垄断武力的汉人军头,统治各种各样的民众。统治者认同的,是套了一层汗国皮的汉文化。
当然,非要说是像古罗马也行,反正古罗马也确实是这种西周式国家,和当今的罗马差别颇大。
而战后,紫帐汗国整体上越来越不像个汗国。到巴西尔三世时,宫廷里设立了一个翻译机构,专门负责翻译与东方各个汗国来往的文书——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