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天生剑体陈妙常(2/6)
气质和年龄,但依旧掩饰不住她洒脱的性子。
两人一前一后登上八咏楼,身后小厮女使还搬着东西物件,那些酒水吃食还未摆上,两人就凭栏而望,看着楼外晨曦朝雾。
此时雾气正在一点点散开,眼前景色犹如画卷正在展开,站在八咏楼上,可以看到金华全貌,还有水系河网,往来船只首尾相连。
“这个时候登楼望远,倒也是另有一番景致,这婺州也是个好地方。”沈行知忍不住赞叹一句,人们常是中午或者下午登楼,像他们这样大清早的还真是少见。
“是啊,此情此景,我倒是有诗一首,如果先生不嫌弃,我便献丑一吟了。”李清照看着眼前景色,也是一时诗绪翻涌,到底是个文化人。
沈行知一下来了精神,能亲眼见李清照作诗,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只有期待,又怎会有嫌弃?
而且沈行知注意到,李清照说的是有诗一首,不是长短句,这可是更少见了。
李清照有个特点,一生主要以词的创作为主,而且多为婉约,但她也写过几首诗,而诗又以豪迈为主,比如耳熟能详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怎么敢嫌弃,易安居士当面作诗,可是足够我吹嘘一辈子的事情了。”沈行知立刻说道,他这还真是肺腑之言。
以前认识辛弃疾,遗憾的就是没有见到辛弃疾写词,现在李清照总算能弥补一下遗憾了。
“你啊,也是名动天下的神医,你自己便是最值得炫耀的了,向人吹嘘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我便以这八咏楼为题,诗名就叫《题八咏楼》!”李清照笑着说道,确实是把沈行知当朋友当忘年交了。
沈行知没再打岔,只是笑着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清照。
下一刻李清照就即兴赋诗,脱口而出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诗成,便不再说话,而是同样笑着看向沈行知,这明显是让沈行知点评了。
沈行知听完就感觉这首诗有些熟悉,应该是自己以前听过的,肯定是李清照的名作,不过最后一句他忽然想起了另一首诗。
于是沈行知开口说道“好诗,易安居士虽为女子,却有忧国忧民之心,这豪迈之情更胜天下男儿无数。而这最后一句,是化用古时婺州高僧贯休的‘一剑霜寒四十州’吧?用在此处真是极妙极妙啊!”
李清照笑着摆了摆手,不是说沈行知说的不对,而是自谦自己当不得这样的评价。
“一个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