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和殿上风云起(2/3)
,两年前,安王曾和陈崇礼私下有过一次争吵,两人从此不在往来,当时皇帝还对陈崇礼做过处罚。
没想到,现在安王一即位,却对已故王妃陈氏的娘家如此大加封赏,是为了让太子在朝中多个援助,还是有别的缘故
此事暂不得而知。
第二个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对缮国公的处罚,作为此次造反,明面上的主事之人。
对缮国公府,除爵诛族,都不为过。皇帝如果仁慈一些,或许可留一二子嗣,贬为庶民,让其石家有香火传承便可。
但是,皇帝的处罚,只不过是降了缮国公门第,从公爵降为伯爵,还让上缮国公的孙子,继承了世职三等明威将军爵。
这与其说是惩罚,还不如说是奖励。
难道新皇知道,石家是被太子连累的,心中有愧,才做出如此的处罚
这两个疑惑,暂时压在众人心中,大家耐着性子听完诏书。
诏书读完,接下来就要祭祀天地祖宗,还有举行新皇的第一次大朝会。
当然,今天的大朝会只是过个形式,挑两件简单的且早就商议好的政事,让皇帝当场批阅一下即可。
祭祀之事,原本要新皇亲自前往。只因此次即位是禅位,老皇帝还活着,新皇为了照顾太上皇的颜面,便决定不亲自去,而是派遣太子,替皇帝前往。
此事也早有定议,自然会有礼部官员操持。
太子带人走后,皇帝便下令举行朝会。按照商量好的流程,此时会有两三个官员,上奏一些小事,让皇帝批阅。
但是,有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率先站了出来,只见他双手高举一本奏折,走到太和殿中央,说道:
“禀皇上,臣有本上奏”
此人气息雄厚,声音洪亮,一言既出,满堂愕然。
涂承钰偷偷看了一眼,也觉得不可思议,出列上奏的,竟然是御史中丞谢希恕。
众所周知,督察院的这群御史们,每次上奏,都是为了弹劾而来。所以,在今天这个场合,政事堂的老大人们,绝不会安排御史上奏。
但是,偏偏谢希恕就站出来,而且用其丰富的经验,抢在安排好的人前面第一个站出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前排政事堂的老大人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却无可奈何。
他们虽是辅政大臣,却不能在朝会上阻止其他人上奏,不然就有了控制朝堂,隔绝内外之嫌。
皇帝当然也不能当面拒绝,只能和颜悦色的说道:“谢中丞,何事启奏”
谢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