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技术和标准(3/4)
件商加盟,也导致ind&nbp;+在推出的半年内,就卖出了六百万份的惊人数量!
并在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成功占领了全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场。
成功实现了比尔一统操作系统江山的美好愿望。
但是,陈伟东企图靠这个标准,就将所有软件商一网打尽的想法,还是一厢情愿了。
准确的说,他的野心,只得到了部分实现。
ind&nbp;+开放的技术标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硬件制造商。
而无穷大公司的声卡和显卡,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极高的性价比,很快在全美销售火爆,甚至欧美地区大量进购。
要不是他们将业务剥离,授权给华南地区的一些工厂制造,恐怕市场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同一年。
英国哈曼国际公司,推出了他们的“声艺调音台16”,上面集成了专用声音的驱动芯片。
】
随后,世界范围内,数十家厂商,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多媒体硬件板卡。
比较着名的就包括了东芝、帝盟、雅马哈等
例如采用了光纤数字接口的东芝硬件板卡,其音质特性,甚至比一些稍差的d机还要好!
显卡的市场争夺,尤为激烈!
除了无穷大公司推出的显卡,还有ati、ad、英伟达、等欧美系,东南亚的多家半导体厂家,如丽台、影驰、耕升等,也加入到了这场争夺战。
一时间,多媒体硬件市场,展开了一场非常激烈的厮杀。
国内替无穷大公司代工的那些制造商,毕竟不是专业生产计算机硬件的厂家,底子薄、技术实力也不太雄厚,在这场争夺战中,很快败下阵来。
幸亏有着低廉的价格优势,才得以守住低端市场。
否则,都要被彻底淘汰出局。
也正是因为这场持续几年的激烈竞争,在吃尽苦头之后,国内很多厂商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开始痛定思痛。
至于声卡和显卡的制造技术,也在市场的检验中,得到了充分论证。
结论是,无穷大公司的产品,说实话,还不够占据国际舞台。
但通过前期的独占市场阶段,赢回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并且,通过和国际大厂的对垒,明白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之后的几年,他们在收购了一些欧美中小型制造公司后,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和提升。
多媒体硬件的激烈争夺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