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洪刘家人至(七)(2/4)
“这是《直阁内参》。”洪承畴低声说,“是大王那边整理出来的规划方案,由内阁成员直接参与讨论的内容。
本朝的大王,希望用三个一百年的超常规划,将中国缔造成他想要的大同社会。
当然,这些内容很笼统,大部分想法都在《大同论》内有体现。直阁内参里的文录,只是一些细化。”
洪启胤快速看着,一开始还觉得没什么,但看到后边他僵住了。
十来分钟后,田里再度传来欢呼声,俨然是耕地机再次行动,并且只用了几分钟就超过了牛犁的亩地,一些靠近的农人下地,抱出土块,发现都深耕三十到四十厘米,一个两个都激动起来。
这大块头,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以用来解决深耕的困难。
当然,洪启胤也将直阁内参递给了洪承畴说:“莫要外传,尽快销毁吧。少见这种将政策完全丢在明面上的朝廷,难道不怕被人研究对付?”
“用大王的话说,倘若制定政策有问题,被人对付了不就好找到问题所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再说了,任何政策,都需要试点、观以后效、总结经验、推广铺开、因地制宜这一套下来,才进行一次完整的革新。
所以任何一道政策的推行,都不是拍拍脑袋就做的。除了,一些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的生产资料。”
洪承畴的目光落在了脚下的土地。
一切基础,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
新顺王不准私人买卖,却留下了流转土地、承包建设民间的豁口。
也开放债券市场给新进权贵们去游猎,甚至大力鼓吹商业。
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优缺点,他都进行了平衡。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他不似其他王朝一样,希望社会是静止的,不变的。
他规划时代的发展历程,协调规划了三个一百年。
明确指出了,第三个一百年,只要中国不出现大规模内乱,基本就能让生产力达到足以让百姓富庶的地步。
基本上就是将未来几百年的发展方向给明确了。
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开辟时代的圣贤。
然而,这样的人物,偏生是一个王者,未来的皇帝,有他敦促教育,或许明晰国家发展方向之后,就有可能出现第一个坐拥天下中土,突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国度。
“我算是知道,为什么你最后会选择举西安府投降了。面对这样一个目光长远,却能脚踏实地的对手,没人能够讨到多少好处。”
洪启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