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新顺二年元旦(下)(2/3)
钱的,但王三已经命令宣传队配合,多少是有点成效在的。
接下来只需要再来几个风评,立刻就能扭转乾坤。
当然,王三为了瓦解地方小报的爆发,毕竟按照传播的趋势,除非王三选择跟清朝那样大规模的破坏书肆,印坊,否则就不可能避免报纸的发行。
因此王三将采风司弄出来,将记者弄出来,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官方的喉舌,不管歌功颂德还是粉饰太平,至少它们刚出来的时候,利大于弊。
只要自媒体时代还没来,信息茧房就是最好的分化手段。
当然,这都要看怎么用。
现在王三在意的,是普及“大同论”,令人接受大同,信大同。
所以,庞然大物就庞然大物吧,反正出现了,至少局面稳定了。
“继续。”
王三的声音又传来,城楼上的老太监赶紧继续念道:“除都察院之外,大理寺升格,取消大理寺审断之权责,改为复核刑部审断、修订律法、汇编循例之责。
刑部只管断案、刑名、巡捕等事。”
这么一弄,一些不怎么熟悉律令的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明廷几个高官,比如岳和声、洪承畴等人,一个两个心惊肉跳。
好家伙!
新顺国这边居然将律法的编修权利搬走了,而且看这个架势,是准备随时调整律法了!
这可是大事啊!
历朝历代的律法,那都是定本之后,就很少再改的。
毕竟皇帝老子就是口含天宪的主儿,皇帝的话就是律法。
你要是敢把制定律法的权利交出来,那么下边就敢对你的律令对着干。
这很危险的。
而楼台上的老太监也额角冒汗了,他好歹也是伺候了秦王府一辈子的人,再怎么没有学识,也有见识。
他也思考到了其中的恐怖,但还是要继续下去,因为之前说的不算什么,接下来这个才是更可怕的东西:“自历代制律,多承袭前朝修订,并无太多更迭。
然则自古法家,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天下变易无常,民间百姓对于律令不变而压制社会变化也是常态。
时以本朝当编修典章。
典章万律之要,曰宪,天子钦定,二十年一查,每二十年须与大理寺等众查阅近来风俗变化,酌情更迭其中部分,一次最多不可超过五分之一。
其下曰律·法·令·例。以上者,如与宪相冲则以下者无效。因此订立律·法·令·例时,须斟酌,不可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