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旱情持续(2/3)
队上,开始屠戮不听话的流民。
流民攻破一座坞堡的平均死亡,可能只有百人,但因为军法犯罪而被直接处死的,却可能多百五十人。
人头滚滚落,看得白沉水都开始有点怀疑,王三的计划,是否正确。
“杀完了人,就是你们的时间。”王三收回视线,没有看这个少年略带质询的目光,“大同是唯一的出路。但大道理很难讲清,总要借人头一用。
千万交代过,要么他们遵守我们的规矩,要么自己滚蛋。
选择留下来的,就要遵守规矩。
人话不好听,见血也就能看明白。之后你们去抚慰他们,告诉他们大同军的宗旨是什么。
至于现在,我们三令五申过了,他们还敢冒头的抢掠,带头违法,不全部干掉,难不成指望他们能立刻接受咱们的理念?
洗炼过一次,新兵营训练的时候,他们也就更能听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窗口期就这么多,抢不下来,也就没了。”
一通弹压,王三这边得到了报告,这一座坞堡内,存有粮食一千三百多石。
王三让人将粮食取出来三成,然后给参与征伐的流民。
犯法的脑袋已经丢在地上了,剩下没有犯法的就能拿到这个奖励。
这些天下来,越来越多人明白了,大同军的分配方式。
参与杀伐的肯定会赏,但如果在杀伐过程之中乱来的,大同军也不会跟他们讲道理。
因为道理讲不清,现在所有人身上都有戾气。
包括王三。
他知道窗口期就多久,但沿着北洛河上的士绅、军官坞堡何其多,一座座堵在他北上的路途,加上天旱了,北洛河的水位太低了,已经没办法行船了。
所以他的后勤压力,大得离谱。
每天一睁眼,四面八方全是流民,几千人几千人的加入,如果处理不好他们,那可是暴乱。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明末起义的时候,对于流民的梳理,从来都是将老弱一营、青壮一营,然后拉出去到处杀人。
就眼前这个天气,王三他也得杀人,才能震慑住各种人心诡谲。
而且现在人越来越多了,王三已经不得不将王渠留在了黄龙县到洛川县中部一个乡,充当中转站,将这批流民之中还能干活的,全部拉到黄龙县去。
然后集中这些不怎么能干活,不怎么能打的去当炮灰。
消耗他们,也缓解自己的粮食。
实在是运力跟不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