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贤者之风(2/3)
他立刻就想到了孙刘两家姻亲之约,下意识以为这是要求自己回去劝孙权把十一岁的孙鲁班送来。
但旋即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汉中王刘备到底是年纪大了,鬓角发白,完全不同于他们年富力强的吴主孙权。
张温的思绪活泛了,英雄老去,是不是预示着我江东能……嘶,下一代似乎更难对付啊。
张温对刘禅这两年的所作所为自然是颇为熟知的,然后他自己作为孙登的老师,不自觉的就下意识将此二人放在一起比较。
刘禅的表现着实亮眼,但自己的弟子也相当优秀啊。
孙登孝顺而多慧,熟读诸经典、出口成章、礼贤下士,年纪轻轻对于政务就有独到的见解,身边名士盈门、人才济济。
而诸葛亮作为刘禅的老师,眼看张温这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然也起了类似的心思。
不过诸葛亮只是说刘禅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毕竟其在武方面的成就已经足够亮眼。
此处不提,但是大家都知道其真实存在,这样反而显得站位更高一层。
而强调文学这一方面的才能,更能彰显刘禅文武双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张温不断念叨着‘刘禅所做的’这首《悯农》
不一会就眼睛瞪得像铜铃。
“嘶,此诗赋虽然……虽然浅显直白,但意境却是深远,尤其是是以王世子之身份,竟能如此深刻体察民之疾苦。”
张温一开始是想说,这首诗虽然为与南方楚律不同,但行文规整,颇像曹操的《蒿里行》文风。
但忽然想到曹操毕竟是敌人,自然是不能用在此处比较的,便改口夸赞其内容来。
“最后更是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要求己身,克己而复礼,这是有古之贤者之风啊。”
身为士人张温熟知历史,宽仁节俭、爱民重农,这不就是汉文帝行的事情嘛。
只不过此刻,刘备未正式称帝,所以还不能用先代皇帝来做比,但是心下已经如此类比了。
张温此时已经是击节而赞了,诸葛亮的装逼显然是成功的。
当然,刘禅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剽窃的一首诗,竟然给自己挣得一个‘贤者之风’的评价。
“不知,温能否有幸见证世子冠礼啊?”
“哦,哈哈,自无不可。”
闻言,诸葛亮笑了,这种事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