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曹丕的轻重缓急(2/3)
此削弱是好事,但也让北境的仅剩的民众苦不堪言。
尤其是冬天,十一月中旬冬至日之后,黄河以北开始飘雪。
胡人比起互相攻杀,似乎对劫掠汉人更感兴趣。
这些胡人生活的区域太靠南了,他们主要生活在长城以内,黄河以北。
这样很容易影响到汉人,自河北黄巾之乱之后,幽州和冀州北部的汉人已经逃得十室九空。
大量的真空地带被胡人占领,胡人在这些地方的势力和人数上升,汉胡矛盾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曹操采取了民众内迁、大城而治的策略。
民众内迁好理解,就是将北方的民众南迁,以此减少与胡人的摩擦。
大城而治则是重点经营几座重要城池,作为朝廷在北方的统治据点。
城池和城池周围一定区域内的范围是强力控制区域,标志着他对幽、并、冀州的象征性统治。
其余地方则是放养的状态,占据这些地方的胡人和汉人豪强,只要不明着反朝廷就相安无事。
当然,对于曹操来说,当时施行这个策略其实只是权宜之计。
等他消灭其他诸侯、一统天下后,自然是能够腾出手来,处理北境的汉胡问题的。
所以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服乌桓,让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之后。
第二年便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所到之处望风披靡。
荆州的刘琮、益州的刘璋、交州的士燮都上表称臣,颇有马上就一统天下的气势。
然后他就碰上了赤壁之战,随后是江陵之战,皆战败。
一统天下的的进程戛然而止,北方的汉胡问题也就始终无法腾出手来处理了。
之后曹操一直东征西讨,重新积攒起了一统天下的气势,然后天不假年归西了。
实际上在曹操人生的后段,他始终没能腾出手来处理北方胡人的问题。
曹丕继位之后,也是延续了曹操的权宜之计,只要胡人不明着造反,就不太理会他们。
天下大乱几十年,迟迟没有统一的这段时间,是北方胡人崛起的关键时期。
如今,他们已经颇有尾大不掉之势,而且每年劫掠的区域越来越靠南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北方胡人已经成为轻重缓急问题中的急。
曹丕其实也一直在想着处理北方胡患。
年初的时候,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曹丕虽然表面上打哈哈谴责了一番就没在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