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甲戌的春天(1/4)
    万物更生,纳福祈年。
    一九九四年的立春到来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阳历二月的中旬伊始,一系列财税、金融、外贸、外汇、住房制度、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终止了改革是进还是退的争论之后,私有经济发展的引擎再次得到增强,个体工商户快速攀升,经济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政府公务员纷纷下海,抢滩登陆尝试吃螃蟹,打破三铁,工人下岗,“炒更大军”在这一年成了沿海一带的新时尚,第一家超市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正式进驻中国,“二奶”开始泛滥成灾,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口号被“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国际惯例”取代,而“竞争”成为了这一年中国社会最漂亮时髦的词汇。
    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国家大方针下,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企改革也在这一年走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刻。经历了经营权改革和承包制改革等诸多改革政策后,现在,国有企业迎来了撬动根基的产权制度改革,许多企业的活力因此而得到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国有资产开始流失。面对这种形势,社会上尽管仍然有“国将不国”的叹息声,但没有人再能阻挡这个大趋势的发展了。
    在农村,虽然随着八十年代生产责任制的不断深入,庄稼人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但在这一年初,国家推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农转非”的权益,弱化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庄稼人的负担开始加重,农村摊派更多了,种田越来越不合算。在这种情形下,农村青壮劳力开始外出务工,百万雌师下珠江,难以计数的打工妹奔向沿海特区淘金,她们支撑起了“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和沿海一代足浴技师的赫赫威名,但是,农村空心化、农村土地闲置荒芜、留守老人儿童等等诸多在后世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却在这一年渐现端倪。
    与此同时,文娱新时代也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