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正常(2/4)
有了引擎,林希还需要强大的能源。能源等级不够,无法驱动光速引擎,造出光速引擎也没有意义。
驱动光速引擎最低的能源需求是什么起码是第三代聚变反应堆技术。
所以能源和引擎是林希目前重点研究对象。至于雷达系统,维生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这些技术被列入二级技术。不是说这些技术不重要,而是他们比前面两项技术重要性要低。
只要有能源和引擎,林希大不了先造个壳子,先飞出太阳系再说!
林希的计划是十年内造出引擎和能源的模型,十五年内造出具备使用条件的引擎和能源系统。二十年内把飞船造出来!
文明之墓的存在,是林希实现如此激进计划的底气。
整个研究的过程,不是说林希就盯着某项技术死嗑,各种技术综合起来研究,对时间的利用会更加的充分。
一号厂房的小麦收获了第三茬时,林希在实验室合成初代的生物反应炉。
生物反应炉并不是炉子,也不是炼钢炉那样的炉子。初代的生物反应炉并不大,环状结构。
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富集某些金属,可以吸收某种有害气体,这些作用都与生物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
生物反应炉就是利用了自然界生物身上的特殊结构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行复刻优化拓展后的产物,它还集成了四维成形技术。
初代生物反应炉能做什么呢嗯,这么说吧,把铁矿石等矿石扔进去,林希可以由它造出一辆现役最先进的重型坦克!
它的最终形态,可以制造光速引擎,也能用来打造反应堆。细化功能之后,它还可以造飞船的外壳。
总之,它就是个万能工具,飞船的所有部件都可以生成。
初代生物反应炉造出来后,林希用它来生产光伏面板,生产效率林希很满意。
完成初代生物反应炉,并投入使用后,林希的心情非常不错,于是就来到一号厂房,准备与员工们交流一番。
工业化粮食种植技术自动化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就不高,相反,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才能发挥这套技术的潜力,才能更快的实现林希设定的目标。
进入一号厂房,林希发现赵正华院士正带着团队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一起,正在讨论着什么。
“林总,你来了!”
杨晓莉正在用平板记录赵正华发表的意见,扭头缓解疲劳的时候,发现了正走过来的林希,赶紧打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