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着急的专家(4/4)
互相认识之后,林希本想拍一拍商业马屁,却发现对两位院士根本就不了解,只能尬吹几句。
这就是没提前沟通的坏处,对来访的客人,什么资料都没有,怎么把话题扯到一起
好在还有粮食工业化生产的共同话题,于是气氛就在一问一答中变得融洽起来。
大致介绍基本情况之后,林希颇为识趣的带着专家团的人,去了一号厂房现场参观。
呼拉拉的一伙人来到一号厂房,换上制服,经过消杀等程序后,来到了一号厂房的内部。
如乡下人进城,赵院士和宋院士对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很好奇,什么都想问一问。
林希招了招手,把正好在跟前走过的杨晓莉叫过来,让她负责给这些好奇宝宝讲解各种设备的用途和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杨晓莉进入工厂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转正通知已经发送到她的平板里,就等月底签署正式的合同。
不像林希对农业领域的专家一无所知,杨晓莉对两位院士可是闻名已久,她大学里用的教材一部分内容就由两位专家编写,所以她对两位院士是知无不言。
从厂房内部的小环境气候,到人工对小麦进行授粉,到小麦每个阶段的特点,杨晓莉都能回答一二。
她确实无法回答的问题,林希才会补充一二。
有时候,口头上的语言无法准确的描述,征得林希的同意后,杨晓莉就会用平板展示过程,加上相关的数据,这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足足在一号厂房里参观了三个小时,两位院士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一号厂房,跟着林希来到公司食堂。
公司附近几十公里都没有人烟,除了公司食堂,也没有其他吃饭的地。再说,公司的食堂饭菜非常不错。
平时林希和许南也会到食堂吃饭,做饭的水平当然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