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这个皇帝怕不是在某一天被人偷偷换(2/3)
攻后,始终不能从这位久经战场的老将手上讨到好处。】
【多次无功而返后的安禄山等人也察觉到不妙,随后决定暂时后撤,隐藏起来,再让下属带领诸多老弱病残人士前往埋伏在下陕县。】
【这个方法自然没能迷惑到久经沙场的哥舒翰,然而,他却忘了李隆基也在关注着这场,没能诱惑到这位老将军,却钓上了一个晚年皇帝。】
【十五年五月,李隆基得知安禄山撤军的消息后,强行下令让哥舒翰出兵收服陕县等地。】
【虽然哥舒翰多次上书,首先阐明了自己的作战计划,表明此次撤退是安禄山的埋伏,贸然出兵只会带来严重后果。】
【然而哥舒翰的呕心沥血的上书,没能打动李隆基。】
【李隆基却怀疑安禄山只是为了自保,年老的他莫不是失去了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气甚至不敢主动出击又或者他也想谋反】
【种种猜测下,李隆基开始对其极为不满。】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于李隆基的脑回路极其不解。
为什么每到这种关键时刻,此人就像是犯病了一样,神志不清,胡乱作为。
虽然同样的皇帝,他清楚李隆基并不是看不出来,安禄山撤退可能是阴谋,他只是想借此机会看看老将军是否还听话。
可你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这是适合测试的时机吗
一个不慎,就有满盘皆输的可能啊!
就算是因为之前贪图享乐而眼光有所下降,看不清局势,可这种关乎国家和自身性命的大事,为什么不能再慎重一些
之前对皇子们那般小心提防,却对大臣们不管不问,没有丝毫警惕之心,当初放权的时候,明明还想着将权力握在手中,结果后来怎么就糊涂了呢
居然还出现安禄山三地节度使的操作。
这也就算了,忠臣纷纷怀疑坑害,奸诈小人倒是听信,看重,让他们权倾朝野。
就是这样的人开创了开元盛世吗
这个皇帝怕不是在某一天被人偷偷换掉了吧
【哥舒翰被逼无奈,他可不想走上封常青等人的老路,再不出兵,他就要被李隆基问斩了!】
【于是,哥舒翰令军出关,小心谨慎的前行,然而果不出所料,唐军惨遭埋伏,数万人,战死沙场,逃回潼关的不足万余人。】
【初九,安禄山等人彻底攻占潼关,哥舒翰等人拼死反击,撤退至关西,意图继续抵抗,他派人去张贴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