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日后居然还想要越线,你脑子呢(1/3)
第2章日后居然还想要越线,你脑子呢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细细回顾了一番汉初的几位皇帝,不得不再度叹息一声。
汉家天子在政治方面极具才能,汉朝的几位君王,无一不是政治嗅觉极其敏锐,一举一动都把握着关键,极具政治色彩。
他们冰冷的呼吸,理智的审视大局,根据种种情报,再做出一系列的行为和决定,不掺杂丝毫的感情,实在是太过理性了一些。
当然,赵匡胤并不是觉得汉家天子们冷酷无情,没有感性的一面。
他们当然也有偏爱和厌恶,也有纵容和警惕。
可当落实在政治需求方面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些人无法满足时,无论原先对这个人有多么的偏爱或者厌恶,全都会统统停止。
哪怕是自己成了皇帝,他也不能保证自己绝对不会被情感因素左右,能够做到像汉家天子那般,如此的理智。
再看看大宋之后的皇帝,恐怕一个比一个意气用事。
可为什么人家汉初的皇帝就能个个都是顶尖,自己就那么拉夸
不理解啊!
【薄昭死后,刘恒让其子继承轵候之位,随后薄家的轵候职位几经辗转,于武帝建元二年因罪免除,至此,薄家的外戚之路彻底结束。】
【当然,薄家并不是唯一一个看不清朝廷局势,揣摩不懂皇帝心意的家族,薄昭也不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做出许多有失分寸的举动,越过了皇帝心中的线,结果被干掉的舅舅。】
——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就连神迹也并没有过多指责他,而是极为客观的陈述了利害。
自己是有着种种缘由才痛下杀手的,不曾违背过自己仁慈的名义。
按照神迹所说,恐怕他大汉往后与外戚的斗争恐怕会更加激烈。
但刘恒依旧不以为意,太子刘启也同样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父子二人只关乎大汉的未来发展,外戚问题
皇帝是不可能没有外戚的!
最起码大汉的朝廷上是这样,这也是所有人的观点。
就算有一些副作用,但它的作用也远远不可替代。
——
唐朝,贞观年间。
长孙无忌乐呵呵的看着汉朝的故事,薄昭被干掉了,那得怪他自己干不了大事,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皇帝的关系也不够深厚。
可偏偏犯了大错,这能怨得了谁
长孙无忌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