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以讹传讹(2/3)
:“嗯!运气还行。这次赚了五十多万,再凑点,买一艘二手中型渔船是没问题了。”
老妈等人都激动不已。
谁能想到,自己家忽然就发财了呀!
尤其是阿珍,她还以为,自己嫁过来的家庭,以后就差不多这样了。可自从大哥回来后,他们家就像是财神保佑一样。
“那今晚得杀个鸡庆祝一下了。”老妈说道。
好家伙!鸡有什么错开心、不开心都拿它们开刀。
张耀威:“水旺说,今晚到他们家吃。”
“水旺他们收获怎样”
“也还可以,但没有我们家多,只有七十多斤大黄鱼。”
有这好消息,大家干活也动力十足。
“这还有个葫芦。”张耀华看到藏在草丛中的葫芦。
他们这很少专门弄一块地种葫芦、南瓜之类,通常都是在什么番薯地、玉米地撒几颗种子,基本上就够吃的。
“没用,早就老了。”老妈都懒得看一眼。
十月份了,早就过了吃葫芦瓜的季节。到现在还没摘的,铁定不能吃。
张耀华走过去,将葫芦瓜提出来,习惯性用手指甲掐一下,果然掐不进去,已经硬壳了。
“拿回去做种。”
阿珍提醒:“大哥,没必要。这葫芦不能留种,不是我们以前种的葫芦瓜,是跟六婶要的瓜苗。”
如今农作物都这么搞了吗
不能留种的原因,张耀华知道,最典型的就是水稻种子。现在的水稻都是杂交的,基因遗传不稳定,会影响种子种植价值。
实际上,以前的粮食种子也会逐年退化,到最后无法种植,不仅不出苗,不长个,不分蘗,不抽穗、不扬花,不授粉,不结实。
但没有那么严重,现在买的种子,通常只能种一次。
你可以说是种子公司的阴谋,迫使老百姓都得依赖他们公司,每年都得花钱购买。
然而,你知道又能如何
人家的种子产量高,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等。自然而然,以前的品种会被淘汰。
就拿这葫芦瓜来说,人家的长势好、产量高,瓜型还周正。以前的有些品种,种出来的是些歪瓜裂枣。
这么一对比,老乡们自己都会放弃原有的品种,接受新的品种。
老妈指着爬上一棵树的水瓜:“你还不如扯几个老水瓜回去。”
同样不能吃了,但老水瓜可以充当洗碗布,国内好多农村都在用。
当然,有些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