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我们臭味相投(一万千字更新!)(9/18)
一方面,是去攻略那些已经成名的大作家们,另一方面,则是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顶尖的人物,沟通他们跟《跳起来》的合作,甚至在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里面有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著名的装修设计师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房子装修设计的一些技巧,和她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
陆严河当时审稿的时候,看到这个,还有些犯嘀咕,心想,《跳起来》的读者会不会愿意读这种东西——结果反响很不错,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却被很多读者反应“希望以后可以多刊登这样有意思也有实际用处的内容”。
比如现在,陈思琦又在做一件事。
“这是一个调查问卷,大家把链接发给你们的同学一下,尽可能地扩大调查范围,让案例和数据可以更多一点,这样也更能指导我们后续怎么做《跳起来》。”
陈思琦做了一个关于“你希望在杂志中读到什么内容”的调查问卷。
专门面向普通的大学生,而非《跳起来》的读者——那是另一个调查问卷了。
陈思琦说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扩大《跳起来》的知名度和读者群。
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跳起来》,上市两周,实体书销量41万,电子书销量13万,销量数据已经控制住,不再下滑。
而每一期《跳起来》的出版,都能够带动前面的几期再迎来一波新的销售,所以,实际上《跳起来》每一期出版能够带来数百万的收益,分到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人手上,也有数十万。
陆严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本主题书,或者直接说,就是杂志,就这样被他们几个年轻人给做起来了。
别说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连江印出版社的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一本长期、固定、畅销的杂志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其价值远远超过每个月带给出版社上百万的利润——而在这个实体书不断衰落的时代,这个利润已经是极大的数字。
江印出版社今年每个人的年终奖都涨了不少。
萧云专门跟陆严河说“我真的很久不读杂志了,你做的那个《跳起来》我挺喜欢读的,我可不是跟你说场面话,每一期我都买了。”
陆严河问“你是为什么喜欢?”
“因为有东西看啊,很多内容都是我喜欢的,那个叫白雨的作者写的,我就很喜欢,很多话都是我自己想表达但是又组织不出语言来表达的。”萧云说,“还有刘家镇的那个,我也一直在追,一直很想知道凶手到底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