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家都在花钱,乔老板却有进账了(3/6)
当那些物资如同汹涌的洪水涌入伊拉克市场的时候,当地的市场确实崩溃了。
一般国际贸易都是要钱的,乔老板第一批根本就没有准备要钱,因为反正不是他自己花钱,那些钱都是预支的油田产出。
他按照自己朴素的价值观,参照华国国内的价格,将物资折算成了美元,送给了那些跟他签订了协议的民兵组织。
谁知道克里斯算账的模式跟他完全不一样,这家伙按照货物当地的价值和实时汇率加上物流和管理费一并计算。
这里面的物价差和汇率差,导致了一次巨大乌龙。
率先反应过来的是巴士拉地区,伊拉克第一次有人上街闹事不是为了反对政府,而是抗议国际慈善组织的盲目行动影响到了当地商贩的利益。
真的是从上到下,从国内到国外,从卖奢侈品的到卖煎饼的都倒霉了。
巴士拉政府的人跟商人代表谈判,得到的要求居然是‘把东西卖给他们’!
当巴士拉方面把消息反馈到巴格达的时候,已经有点反应过来的乔老板正在跟一帮伊拉克文化人商议对策。
会议室里,乔加听到了巴士拉方面的诉求,他好悬没有笑出声来。
很明显伊拉克不是消化不掉那么多东西,而是这第一个浪头来的太勐,让所有人都有点措手不及。
伊拉克的生意人估计觉得自家政府没啥能力,所以干脆决定自己上场调控物价,不然在这么下去他们就要扛不住了。
看着一帮文化人当着自己的面,讨论这时候用收税来调控市场是不是合适,还有要不要立法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乔加就有仰天大笑的冲动。
才三船粮食过来,就影响到了巴士拉的粮食价格,号称让当地的农民濒临崩溃,这事儿真的很难理解,伊拉克脆弱的市场在这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时候乔加有一种自己是巨佬的感觉,谁能想到自己算账摆了一个乌龙,居然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乔加估计这时候国内那帮人的嘴都笑歪了,各种积压的货物一股脑的半卖半送的交给‘加梁贸易公司’来处理,这得救活多少家企业?
后续伊拉克对于更符合他们风格的东西的需求,又会催生一部分产业。
这一嘴能吃上三年,所产生的衍生利益,比开采油田赚的多不知道多少倍。
这时候不仅伊拉克政府坐不住了,连斯蒂文都坐不住了。
大使的最重要职责其实是‘谈生意’,眼看着乔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这么暴力的手段打开了伊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