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衿(上)(2/5)
上前施礼,落落大方,毫无怯意。
“期年未见,汝之模样变化甚大,”曹操细细打量着我,“这一年多来,可还适应府中生活”
“承蒙阿翁关照,缨儿锦衣玉食,在府中过得十分惬意。”
曹操笑了笑:“你母亲在信中同我说,期年间,你不但勤读诗书,还学会了骑马射箭,还跟子桓学了武,可为真否”
“学识在腹,技艺在身,阿翁一试便知。”我抿嘴昂首。
曹操点点头,随机考问了我几道《诗》《春秋》相关的题目,我无不应答如流,声情并茂。曹操被我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论述逗乐了,看得出来,他真的十分满意。
我崔缨能尽力博取曹操欢心,自是有备而来。
“子桓说,你见识不凡,不让须眉,有谋谟之才。难得啊难得,若让你禁在闺阁之中,倒真是可惜,以后就跟在孤的身边吧,让孤也开开眼。”
曹操此言既出,厅内众公子皆互瞪双眼。
跟在曹操的身边,那不就是意味着……以后都能跟曹操南征北战
自居邺后,能随侍曹操身侧的,只有曹操正室所出与个别爱子。在众公子羡慕妒忌的目光中,我又惊喜又惶恐地连连点头。
“缨儿谨遵阿翁之命,日日愿聆过庭良训。”
曹操今日所言,绝非一时兴起,他一改以往育女之法,予我增长见识,增加军营历练的机会,莫非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意将我往女谋士、女文官的方向培养他真的有这样的胆识和用人的魄力么还是说别有用心
曹丕在一旁听到曹操的安排时,脸上并未露出多少惊异之色,他似乎猜出了他父亲的什么心思,只微笑着心领神会。余眼瞥见此景,我又迷糊了。不管怎样,能得到曹操的重视,接触自己想接触的军事政治总归是好的。虽暂时猜不出曹操这只老狐狸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父子二人之间,在关于我的问题上,有心照不宣的事。
曹操又问:“去岁正月,三军冒寒北征,行旅多艰,吾得诗一首,于军中入乐演奏,未曾披阅示众。闻汝诵诗有过目不忘之能,尝从学蔡氏,不知书艺见长否,可否当堂试诵誊录”
什么过目不忘我崔缨谁告诉你的!
我开始慌了,余眼瞥见曹植掩袖偷笑,方想起数月前在他跟前秀过背诵《登楼赋》。
不好撤下“博学”人设,我硬着头皮应承下,曹操捋了捋胡须,唤人奉上纸笔,不一会儿,一块精良的布帛便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看来这曹操也是有备而来,到底还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