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辅兵制度(2/3)
无意义了。
不过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曹军肯定会南下。
第二、在打服曹军之前,我方都没有进取益州或者交州的能力。
第三、现在只能休养生息,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在与曹操决战前继续积蓄力量。
哪怕多几个可战之兵,哪怕多一粒粮食,哪怕装备再强上一分,那都是极好的!
“不知主公有没有想过战后的问题”张昭问道。
“战后吗我相信我方一定会赢的,但绝不会轻松,极可能是一场惨胜,甚至两败俱伤。总之,在打败曹军以后,我方都没有北上进攻曹操的实力!”我说道。
“主公,昭指的并非是北上打曹操的事情,而是在战后,咱们该如何补充损失,并且让各军团迅速地恢复战力呢”张昭说道。
“额,子布,你问的这个问题着实是我没有想过的,也不会去想!毕竟到时候能够打败曹军主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不禁摇头苦笑。
“主公,昭有一策,可在战后迅速恢复各军团的战力,甚至还能帮助主公打败曹军!”张昭说道。
“哦子布有何妙策,快快说来!”我不禁感到惊喜万分。
一旁的鲁肃也十分好奇,期待着张昭会想出什么好计策来。
张昭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其实这一计策,是昭在应对山越反叛之时就已经想到的,主公,军师,如今我方手握二州,人口在两千万上下,青壮数量当在四百万上下!每一次招募兵员之后,还需要进行至少半年的训练,方可形成战力,不免费时费力。所以昭一直在想,何不在招募兵员之前,就让青壮们能够参与训练呢”
“轰隆!”
仿佛有一道惊雷在我的脑海中炸开,让我醍醐灌顶,浑身上下汗毛直竖。
当然,这是我因为激动所造成的。
“子布,你的计策真是妙啊!”我不禁激动地抓起了张昭的手。
这个计策就连鲁肃在听后也觉得妙不可言。
倘若青壮百姓平时就能参与到军事训练,等到被组织起来后,只要穿上甲胄,抓起兵器,那就是一支精兵!
所谓养兵千里,用兵一时。
这是一句老话,但用到张昭所说的计策上同样适用。
所谓藏富于民,同样的我也可以养兵于民。
在另一个时空中,汉末因为人口锐减,所以曹操首创屯田制度。
那时候的曹军是农民,曹操治下的农民同时也是兵。
战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