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茶业危机(下)(2/3)
质还是质量,中国茶已经无法与印度茶相比,英国茶市已经被印度和锡兰茶叶占领。”
“情况这么严重?”陈霖桐暗暗吃惊,这个结果超出了他的想象。
李舒航点了点头,神情严峻地说:“情况可能比你想的还严重,安溪这边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最糟的是武夷山那边,我有个一起留学的同学在福建茶叶研究所工作,前不久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武夷山那边已经有一半茶场被迫关闭了,大片的茶园开始荒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福建将会有超过一大半的茶场维持不下去。”
陈霖桐忽然陷入沉思中,表哥的话让他想起武夷山的自家茶园。
鼎福茶园里大片绿油油的茶圃,谭熙瑞拉着儿子的小手走在茶园间的小路上,小阿桐用小手指着漫山遍野的茶园,“阿爹,这些茶都是咱们家的吗?”
谭熙瑞乐呵呵地说:“儿子,不光这一片是咱们家的,山那边看不见的地方也有咱们家的茶园。“
“咱们家的茶园怎么这么大啊。“
“从你爷爷的爷爷开始咱们家就种茶了,在崇安县咱家的茶园是最大的。”
小阿桐仰着脸问父亲:“我长大以后是不是也要种茶啊?”
“等你长大后不但要种茶,还要把咱们谭家祖上留下的茶园管好,守住这份祖业。”
“阿桐,怎么了?”
看到陈霖桐一动不动地发呆,李舒航叫了他一声。
陈霖桐回过神来,“听三哥说到武夷山那边大片茶园都荒废了,忽然在想起祖上留下的茶园,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崇安那边生产外销茶的茶场多半已经关门了。”
陈霖桐摆摆手,“管不了那么远的事,先说说眼下事情怎么解决。”
李舒海对陈霖桐说:“你来之前我们正商量这件事,要想把一万多箱茶叶处理掉,只有去汉口,那里是全国三大茶市之一,不过与广州和福州的茶市不同,汉口的茶市主要由俄商为主,茶叶主要销往俄国,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大。”
“那就把积压下的茶运到汉口去。”
李舒海摆摆手,“不能太急,与我一起留学的一个同学在汉口开了家新和祥茶栈,我先给他发一封电报询问一下情况,如果合适,再让老三过去具体商谈。”
李舒航问陈霖桐,“阿桐,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汉口看看?”
“去看什么?”
“十年前张之洞、左宗棠等诸位提倡洋务的大人就提出挽救茶业唯有‘效仿印度焙茶之法,采用机械制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