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奔赴,是相见和拥抱,不是浮云为寄,见字如面(3/4)
谈恋爱的前提从来都是自己先去爱自己,如果经济基础都支撑不了自己,又何必去谈一场没有结局的恋爱。
每一段感情里,经济基础都是首要,愿每个人都可以遇上命定的那个人。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总被误会的逻辑。
那就是:非爱即恨。
人们习惯于用下意识去判断对一件事的态度,那些不喜欢的部分往往会被我们理解为恨和厌恶。
人们靠分开以后的痛苦来分辨爱意的深浅。
其实不是。
爱与恨的中间,可以有很多的情绪。
比如尊重,比如理解,比如中立,这告诉我们即使讨厌也不必决裂。
但还有一种我们更难意识到的逻辑,叫做:
我们常常误以为讨厌一个东西需要用喜欢另一个东西来弥补。
讨厌单身,所以说喜欢恋爱;
讨厌误判的韩国,所以说喜欢近来无事的日本;
讨厌在大学里无所事事,所以说喜欢更具考验的工作。
但只意识到自己讨厌什么的时候说出的喜欢,大部分都是误以为。
讨厌一件事,其实不一定非要喜欢上另一件事来弥补。
我可以只是单纯地讨厌韩国,只是讨厌独处,只是讨厌大学。
不过不管是爱情,还是大学,又或者是其他一切我们讨厌的东西,都只是容器。
与其说讨厌一个容器,不如说我们讨厌的是里面的填充物,或者说,是没能填好它的我们自己。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我们不停地讨厌一个东西的时候,也许是我们自己出现问题了。
自己出了问题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别和自己过不去,放过自己。
“这世上,除了自己,都是别人”
常常熬不住的时候也想找个靠山靠一下,可怎么找都会发现有的山长满荆棘有的山全是野兽,所以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有的人希望你,懂事,听话,成熟,有的人却只希望你开心。
“这个年纪的我们,内心渴望安稳,骨子里又不甘心平庸,不喜欢孤独,却喜欢一个人呆着”。
感情里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你喜欢一个人,却发现哪怕倾其所有,哪怕不顾一切,也无法和他走到一起。
将来你也许还会遇到很多人,还会有新的开始和故事。
但你永远释怀不了曾经在这段感情里的失去。
就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