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继续辩诬】(2/5)
门的各样措语。”
李恒福斟酌一下,觉得这法子可行,遂点头应道:“嗯,我看行……”
黄汝一又补充道:“那不如趁此几天,多多缮写,就以呈阁老的那份为底稿,再依据各衙门的文书格式增减,待机呈递。”
“就这么办。”
几人商量好,李恒福即命写字官李海龙,译官李彦华等人,连几昼夜缮写了四十余道。
到了二月初一,从副使张宦那里打听到了二月头上各衙门坐馆的时间。于是又找黄大节提前申请了票帖。到初四日,黄大节派人送来票帖,顺便又提醒道:“明日礼部当坐。”
李彦华拿到票帖随即谢道:“多谢黄主事提醒。”
————
二月初五,天刚大亮,使团一行便出了会馆,走上东江米巷。
千步廊之东基本都是文职衙门,礼部已近大明门。几人步行没有多久便到了礼部大院外的牌坊处。正好碰见相熟的礼部官员从内匆匆走出,打听之下,原来今天于兵部朝房会议东事,各部尚书、侍郎、各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等人同在。
几人凑在一块,迅速商量一番,而后使团便折回东江米巷,往回走了百来步,又折而向北。过鸿胪寺再往北就是工部、兵部。
到了兵部朝房外,李恒福让译官李彦华携带呈文及书籍入内。李彦华入内,先是按部门一一呈上呈文,而后再向在坐诸官请求使臣入内。
会议本由萧大亨牵头,想了想,便对李彦华道:“还是不了,这本是兵部朝房,方在议事,此时接见外国使臣恐有不便。”
稍作停顿,又说:“你既呈上了呈文,我们也看了……”
李彦华立即接过话来说:“即这样,那小的就斗胆留上一留,若是各位老爷对呈文有何疑问,小的正好也带了我国正本的《海东诸国记》可为老爷们答疑解惑。”说罢,便将书呈给了萧大亨。
萧大亨十分满意,接过书翻了翻,又顺手递给旁边的人传视,“也好,那你就解释解释吧。”
“多谢老爷!其实如老爷所见,天朝的年号的确是分书在下,非丁赞画所劾……老爷若查此款,他诬自著,丁赞画谓小邦招倭、诱倭、交倭、党倭,此果真近理语乎小邦自箕子受封之后,至今千年有余,以礼义称之,以忠顺称之,宁为亡国,岂为情外受枉,报穷天极地之冤痛哉”
李彦华辩的精彩,萧大亨左右哂之,频频点头,对使臣谆谆之情溢于脸上。
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也叹道:“你们揭贴之事,件件都老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