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郎中和仵作(1/3)
郎中和仵作本就是京兆府当差,郎中叫王三,仵作叫赵五。
虽然各司其职,但这俩却是亲师兄弟。
别看郎中这一行救死扶伤,但在这个年代普遍没有多高的地位。
郎中也分三六九等。
最上等的要数惟一和尚这一类,本身就是武者,医术也精通,出身显赫,就连皇族见了也要礼让三分。
但能到惟一和尚这个地步,满天下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运气,天赋,悟性,努力,缺一不可,说是百年不遇也不为过。
天底下行医救人者不计其数,但能写入史书流传于世的屈指可数。
稍差一点,就是能入宫做太医的这一类郎中。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凭借医术能做官,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能做到这一步,要么就是有祖传的手艺,要么就是有名师指点。
没有师承没有系统的学习,光靠自己琢磨做到这一步,简直难如登天。
就算做不了太医,凭借本事也能入得家族当中被奉为门客,至少旱涝保收,吃喝无忧,说出去也有面子。
最差的就是游走四方,到处给人看病,混饭吃的野郎中。
人的病也看,家里的牲口有毛病了也给瞧,大多以各种偏方为生,有个一招半式,其中不乏有高人,但大多数都是野路子,没有拜师学过,连蒙带骗,换几个钱花花。
最后一种,就是王三和赵五这样在公门内当差的郎中仵作。
仵作看死人,郎中看活人,但本质上都差不多,没有医术都干不了。
一刀被捅死了,至少要知道凶器是什么,中毒了,至少要知道是被什么毒死的。
这活是最没人愿意干的一种,捞不到油水不说,出了问题还要担责任,没本事的干不了,有本事的不愿意干。
在小地方还好,如果有人想要运作人命官司,给官老爷塞了钱,还能捎带捞一点。
但在京兆府这个衙门,京兆府尹都过的小心翼翼,他们也只有靠着每月的饷银过活,日子过得清贫,事情还不少,出了问题就要问责,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
王三和赵五这哥俩其实医术还真的不错,二人的师父是长安城出了名的神医,太宗在位的时候入宫做过太医,后来白帝上位,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才出了宫。
但凡有本事的人脾气都不小,这俩的师父就是个刚正不阿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早年间给一武者世家小姐瞧病,一眼看出小姐怀了身孕,当场直言,惹恼了这家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