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进驻月球(2/3)
场强度。
地球人类早已经在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了,利用磁约束的理论采用了几个模型,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完成。
周博等人就在地球人类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科技树的线路,决定采用完全不一样的脉冲反应线路。
按照周博的话来说,既然强行约束不了,那我就不约束了!
反正只需要能利用聚变反应的能量,不一定要像核裂变那样源源不断的产出热能。
就是在真空环境下建个超大的磁约束空间,计算好核聚变燃料,直接用脉冲激光点火,让聚变燃料进行氢弹一样的快速聚变反应。
因为是真空环境,所以并没有冲击波,反应产物只有超高温等离子体和高能光子。
只要磁约束能在第一时间约束住了超高温等离子体,就可以利用光电反应和磁流体进行发电。
只不过这里面有很多难点,除了要计算出要需要多大、多强的磁约束之外,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快速转化能量!
光电转化的速度太慢了,这就没有办法利用高能光子的能量,就算不去管这一部分的能量,那核聚变产生的超高温等离子体该如何有效、快速的利用呢
磁流体发电的速度可也快不起来!
对此,一众科学家早有了答案——改变整个能量体系!
既然转化成电力太慢了,那就不用“电”了!
准确的说,不再使用传统电力,而是直接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和光子能!
反正低温超导和有效磁约束技术得到了突破,加上未来在太空之中对能量的需求会无比巨大,那就一次性搞定,不去进行什么转化,没了“中间商”还能减少能量损耗呢!
就好比现在月球基地工业区内用于冶炼的电弧熔炉,就是最大的耗能设备,高压电在熔炉内产生“电弧”其实就是高温等离子体,那何不直接将核聚变产生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分流出来直接导入熔炉中使用呢
又如各种照明设备,就是将电子转化成低能光子的设备,那怎么就不能将核聚变产生的高能光子分流出来然后进行降能呢
按照这个思路,也不用完全推翻原来的科技树,只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行了,比如将分流出来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就可以用磁流体发电进行第一步降温变成高温等离子体,也就是俗称的电浆团。
然后利用磁约束将高温等离子体给保存起来,要么直接利用,要么进行电力转化,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了。
高能光子虽然不能用磁约束进行保存,但可以进行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