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开恩科,取天下士!(3/4)
间老泪纵横,竟然和袁成涛两人当场跪倒在地,向皇帝重重叩首。
裴忠一边磕头一边颤抖着说道:
“皇上圣明!微臣替天下学子,叩谢皇恩!”
作为朝中一直以来出身贫寒的孤臣,他们太明白开科取士的意义了。
原本这武朝在开国太祖李成罡建立之后,作为举荐制度的补充,也曾经有过科举,只是这科举却完全只针对一些被州府以上官员举荐的贤才。
而州府以上官员,基本上都被世家把持,他们所举荐的贤才,自然也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
而且这种科举制度,几年才取士一次,一次也就几十个人,里面能留给寒门和普通出身的文人的机会,可能只是个位数。
相对于全天下的文人士子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那些商贾出身、平民出身、皂吏出身等等普通出身的文人,只能在这世上做个账房先生、给人做师爷幕僚或者干脆就作词作曲卖文卖词了此残生。
而就连这种几乎相当于没有的科举制度,在灵帝之乱后也彻底断绝了。
天下苦世家久矣!
现在皇帝所说的开恩科,却是无论贵贱、不看出身,都可直接到京城进行京试,这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革新之举!
就见皇帝现出淡然的微笑,接着说道:
“京试之后选出的贤才,可以在地方上为吏,也可以直接入宫,到太和殿前参加殿试,殿试入选者,即为进士,先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一年之后,即可外放地方或者直接入朝为官。”
当然,所有的题目都由皇帝来出。
李云准备到时候直接套用公务员考试制度。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交通不便,李云都准备明后天就直接开考选拔人才。
起码要把开恩科的事情灌输到每个人的耳边。
对他来说,通过开恩科来提升民望皇气比选拔人才还要重要得多。
相信这个消息放出去之后,立刻就能收获不少读书人的忠诚。
还是那句话,大家缺少的不是才华,而是通过才华上升的渠道。
想到这里,李云随手将从地宫密室之中找到的恩海手中的地契银票等递给裴忠和袁成涛,说道:
“两位爱卿随朕出宫,走上一遭。”
裴忠不由一愣,问道:
“敢问皇上,是要去什么地方”
李云微微一笑说道:
“安抚京中民心。”
很快,随着李云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