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自叹弗如进先天(2/4)
地带着一帮小弟离开,他心中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继承老爹的掌门之位,将点苍派发扬光大,威震武林。
让他儿子以后可以横行无忌,想拜谁为师就拜谁,骄傲地说一声
我爹是李刚!
陆陆续续,愈来愈人多的人,或失望,或黯然,或愤恨的离去,不过都不敢似以前一样,明目张胆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反而纷纷行礼,转身远去。
对于那位名满天下的谪仙,他们钦佩其胸襟、气度,敬仰其远超一般宗师的武学造诣。
其为大宋的所作所为,值得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不管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哪怕只是浮于表面。
这是江湖自发形成的默契。
江湖不只有恩怨情仇,不只会打打杀杀,不只有匹夫之勇,不只有锄强扶弱的侠道,还有救国救民、挽天之倾倒的大义。
江湖不是门派纷争的方寸,还有放眼而望的天下。
对李天生敬礼,是感激他为江湖上的生动一课,为国所作的忠义。
虽然北伐战争中,李天生戏份不多,但所引发的两次轰动,和之前的谋划,他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主角”作用。
为此,甚至有人喊出“人生天地,俯仰一世,当如谪仙,清风磊月,忠肝义胆”的口号。
不过,这群没有经历江湖这个大锅多少熬煮的年轻一代,还没有被岁月这把增肥刀变成油腻大叔,一个个理想远大,志向高远,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冲劲。
拜师的失败,不仅没消磨其锐气,反倒激发了其血性,一个个刻苦习武,开始在江湖上行侠仗义。
有些激进和高瞻远瞩的,更是纠结一帮志同道合之徒,察觉到蒙古人的威胁,不远千里,奔赴大漠。
在草原,一个叫梳碧湖的地方,做了一段时间的“砍柴人”。
东海,桃花岛
听闻徒弟陈玄风带回来的消息,黄药师放下与对面一个美妇人对弈的棋子,起身、走到一旁,盯着院中一株极力释放生命力的桃树。
良久,才语气郑重地说道“我、不如他!”
终南山,全真教
盘坐蒲团上,身着道袍,面色红润,愈发仙风道骨的王重阳,消化着全真七子带回来的消息,心中翻涌久难平。
三清殿内,一时静寂无声,王重阳此刻的心情复杂难辨,想起自己早年,屡屡抗金失败,虽被打击得出家为道,但心底始终有一丝光复故国的希望。
于是,他勤练武功,创立全真教,甚至在学有所成后,广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