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造福天下(2/3)
旁边却又有人来挑衅道,“齐国可是当今大国,如今也是遵循儒学之道,如今也有数百年了,只是如今看来,倒是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只能守着这百余年的基业,这又是为何?”这是秦国之人,秦国与齐国不同,秦国的崛起多半是靠着法家的变革,而齐国却一直是儒家的代表人。秦国之人倒是胆子大,直接挑衅了齐国,当今敢与齐国争光辉的也就是只有秦国了。
安景倒是站在一旁,想看这李之焕倒是如何作答,“齐国自然是以儒家为圣,也正因为以儒家为计,才使得我齐国上下安贫乐道,礼乐乡和,才使得我齐国上下秩序井然,国富民强。至于你所说的所谓守成,千年树木,百年树人,儒家学说自然不可能如兵家一般穷兵黩武,可也正因为如此,儒学的根基才更为扎实,稳固,正如我齐国,泱泱大国,成就齐国大儒天下。”
李之焕的声音响彻整个稷下学宫之中,安景不由得激赏地看了李之焕一眼,毕竟这种时候,生为儒生学子的她不能让儒家学说不行,还要维护齐国的颜面,若是齐国的名声因她而坠,估计天下都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只是安景却也知道,这儒家的学说,若是一统天下之后,倒是治国稳定,富国强兵的良策,轻徭薄赋便是如此上策,然而如今还是乱世,乱世之时,若是靠着这等儒学之术,如何能够一统天下,安景知道现实世界已经有了活生生的例子,又如何能够在信奉儒学,但是安景也知道,这个儒生倒是个擅长外交辞令的人才,不锥国之风范,如何不能说是一位人才,而儒家向来是治世之人才,在处理政务之上既不像兵家、法家之人严刑峻法,也不像道家一般无为而治、随心所欲,儒家之人,最擅长的便是因时因地制宜,倒是治国的能人。
只是这李之焕向来是名声在外,而且一心向齐国,怕是也很难来安洛国,为安洛国出力。
可是安景还是走上前问向李之焕道,“敢问先生,可否来安洛国,我安洛国必当自扫正席,以待显示。”
李之焕倒是没有直接拒绝,李之焕问了安景一个问题,“不知道殿下心中的道为何。”
安景思忖了片刻道,“兼善诸子百家。”
李之焕倒是说道,“也不是没有人说过兼善百家,以来讨好百家之人的,只是,不知殿下的兼善百家又是如何了。”
安景道,“我之道,以兵家与法家辅之以严刑峻法,快速一统天下,此时众国的遗民必定痛恨,而此时当之以道家、儒家之法,修养生息,轻徭薄赋,实施仁政,让各国子民皆认定为一国之主,众国为一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