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攻坚组(1/6)
另外一边。
庞大的贝利埃gb15卡察一声,停在新车间门口,顿时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卧槽,啥时间咱们轧钢厂车队有这么大卡车了?”
“你眼睛长到裤裆里了,没看到驾驶员身穿制式服装?”
“这肯定是李东来主任从部委借调的。”
“卡车上那么大个的机器是啥?”
“咳,看着像是车床,不过这也太大了吧,一个能顶两个。”
丁伯仁正在新车间的主任办公室里核实这个月的产量,听到外面喧嚣的声音,放下手头的材料大步走出来。
看到卡车上的巨大车床,他一时间竟然有点不相信。
直到揉了揉眼睛,确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确实是机床时,丁伯仁这才忍不住兴奋跳了起来。
他本身是大学教授,当年从苏国引进立车,就是由他带队前往苏国,把这宝贝疙瘩带回来的。
丁伯仁自然清楚3米立床的重要性。
可以说,有了3米立床,轧钢厂新车间使用的设备,精度将提升一个档次。
精度的提升,也就意味着质量的提升。
新车间内的设备在国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先进的了,生产一般民用产品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
新车间目前承接了一个国家重点项目,生产出来的钢板,据上面派驻到这边的代表介绍,是用来为59式坦克制作装甲护板。
59式坦克是国内的第一款主战坦克,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
而坦克装甲护板的强度,是衡量一款坦克的重要指标。
为了能够让护板的强度达标,新车间组织了一个攻坚组,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不眠不休的工作。
结果却不尽如意,每次制造出来的钢板,强度都在及格线以下。
丁伯仁清楚这是因为设备的精度不过关而导致的,已经向部委打了申请报告,希望部委能购买一批更先进的设备,运送到新车间里。
可惜的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原因,丁伯仁需要的那些设备,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运到国内。
丁伯仁最近正为这事儿急得焦头烂额,看到三米立车,他忽然想到一个好办法。
新车间内的设备,只是部分零部件的精度不够,并没有必要全部替换。
只需要用这台三米立车,生产出高精度的零部件,对原有零部件进行替换,就足以大大提升原设备的精度。
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