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该‘死’还是该‘复生’?(求收藏)(1/4)
华府。
日出时分。
华阜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参加廷议。
议政决事。
这是秦国传统,也是秦国之法度。
这种议事方式,自夏商周三代时就已流行,就算是战乱不休的战国时期,大事交群臣公议,这种决议方式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即便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也一直保留着。
议政决事立求快速高效。
秦国历史上廷议举行了很多次。
秦穆公合大夫而谋政、秦孝公廷议变法、秦惠王议政巴蜀、秦昭王议杀白起、秦王政议逐客、议破四国合纵、议禅继、议帝号等等,诸多大事都由廷议决出。
战时决事需快捷,因而一般的军国大事,大多还是由君主与相关重臣立决立断,但关系到大秦根本的长策大略,大秦一直都以群臣公议来作政策决断。
议政这种制度,大体有以下流程。
由丞相府或者廷尉府的官员发起动议,再有君主发其上书于各官署下令议之,各署得将议决对策正式呈报君主,君主再召集重臣或全体大臣做最终议决。
若群臣所议一致,君主也无二议。
则君主可直接决断。
若群臣对策不一,则君主必得行朝会决断,而不能独断。
这是议事制度之根本!
今天议政议的是夜郎地区置郡县问题,以及该地区设置官吏官署的情况,这次议政其实已有了决断,这次只是做正式宣告而已。
华阜之所以参加这次廷议。
只是单纯去露个面。
作为御史,他有参政议政之权。
家中的隶臣妾正在给华阜戴‘法冠’,即‘獬豸冠’。
獬豸冠高五寸,‘展筩(ong)’以黑色薄纱‘纚(i)’制成,里面裹着一根类似铁丝的‘铁柱卷’,以保持冠的挺立不变形。
这种法冠是秦灭楚后,秦始皇下令让御史们戴的。
就在华阜穿好衣裳,戴好法冠,准备出门坐车辇,去上朝时,隶臣琐急促的跑了过来。
急声道
“家长,昨晚臣看到陛下了。”
华阜一愣,随即怒道“我是让你去看着十公子的,不是让你来给我说,你看见陛下了。”
隶臣琐急忙道
“家长,不是那个意思,是昨晚陛下去了公子那。”
“而且陛下走时还拿了东西。”
“就在今天早上,我去跟其他隶臣交接时,突然发现公子身边暗处多了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