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全他娘的是主攻(2/3)
度。
但是在经过了工兵部队使用手摇计算器反复验算三遍之后,他们给几位指挥攻城战役的前线指挥官们一颗定心丸,保证能够在主要进攻通道上打开一个足够大的缺口。
在反复确认结果之后,几位军事主官们也就不再探讨破城的手段,转而开始督促弹药的运输。
罗城每隔几分钟就要在指挥部里面念叨,抱怨这里没有足够多的手枪子弹和冲锋枪,要是在主场作战得到了充足的后勤物资保障的情况下,自己哪里用得着担心什么近战火力的问题?直接冲锋枪开道,外加大规模的手雷压制。
可惜后勤部队不是神仙,没有能够隔空搬运和瞬间移动的空间法宝们,所有的弹药补给全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基地里面运来,时间还是太过短暂,在赣北根据地建立起来的弹药工业只能提供较低规格的复装子弹,手榴弹倒是能充分满足。
上一年度交付后勤部队的几百辆天马1.5吨级卡车已经全都运转了起来,人停车不停,但还是满足不了好几万部队的需求,要是基建那边能做到自己打到哪里,铁路和机场就修到哪里就好了。
即便如此,进攻部队还是做到了人均1.5个基数弹药的储备,轻机枪小组中的弹药手更是浑身上下带满了备用弹匣,背上还带着两个50发的弹链盒,不愧他们的体格和选拔要求都是步兵中十分严苛的。
除了弹药手,步兵班组内的士兵也都要为轻机枪携带弹药,一挺轻机枪起码得有20个弹匣,要是一个弹匣只有20发左右的装弹量,数字还得继续上升,要不然无法提供长时间交火的压制力。
当然,步兵的弹药不是只有身上携带的那些,在连排的后勤处和营团的弹药补给点都会有弹药储备,但巷战中建制被打散的情况还是太普遍了,有过经验的指战员还是强迫士兵在每个口袋里都塞上弹夹。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夜色也赶走了太阳,占据了整个天空,只要在夜色中作战,必然伴随着秩序混乱,于是战士们纷纷在右胳膊上绑上一条红布条,算是做一点敌我识别。
当安放在炸药堆中的起爆电路上预定的时间到达时,正在交接班的赣军守军便被炸上了天。强烈的震感直接吓懵了正在收拾行李的朱全忠,但他出于本能的感到大事不妙,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直接换上便装,准备前往专机所在地。由于三个方向上围攻的部队手上都有着卓越的战绩,师长们抢夺主攻位置都吵红了脖子,差点没干起来,下面的基层中也出现了数起斗殴约架的现象,于是这场战役就和当年李云龙进攻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