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两地书(三)(2/4)
以说,在和您的交流中,我就在没大没小的朋友和调皮学生的角色间不断转换,也就害得您在朋友与老师的角色中忙碌了。呵呵,知道我的调皮了吧?这样调皮的小女子也已经有了爱人,有了彼此相爱的爱人。不过,我说过,我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心灵一点点空间,在和睦与牵手中还有机会体验自由。关于我,您有什么想了解的,尽可以问,当然,我们会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更多理解的。
希望有机会拜读您的作品,也希望能推荐些好作品让我欣赏和学习。
真的,想告诉您,读您的信感觉真好!
林 XX年3/23
林君,您好!
来信读过,不必重复说过的语言了,我只是想说,由于种种原因,多年了,对于用写信这种方式来与人交流,正如同在生活中被淘汰的许多事物一样,早已经被我弃之于脑后;可是在偶然发现了你的信、并随之回复了几次后,又忽然感到,原来写写和读读这样的相互来信,感觉竟是出乎意料的好。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固然与现代生活中各种交流手段的飞速发展、时空距离的迅速拉近、竞争与生存的异常激烈和艰难备至等种种难脱干系;但更为重要的是,恐怕还主要是失却了、或者说很少能遇到可勾起人交流欲望的对象了吧?而突然有了后,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是这样的对象,也好象忽然就有些清晰了……
那么,这样的对象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人呢?——还是当说笑来看吧,我觉得对我来说,好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她是位女性(并非是“重色轻友”哦,上次的信已说过,异性间交流与同性间友情纯粹是两码事);其次,便是如你这样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人,她的形象等种种,也应该是感人引人而富有内涵的,或者用通俗的话说,应该是妩媚、“耐看”而忒富有女人味的吧?那么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当然更为重要的,也就是她的喜好、追求、心灵和思维的主干,以至到种种细节,也应该是既有默然相契的一致和共鸣,更也有摩擦和异样的闪光……那么,当能有这样互相钦敬、欣赏、倾慕也爱护备至的人,在走着人生漫长又短暂的路途时,不是用功利主义的“帮助”呀“扶持”呀等等,而是以心灵沟通的那种人所难感的激励和鼓舞,使双方都能够随时获取到一种亦情亦爱亦性亦灵的精神的抚慰和热力,那又是怎样难得的一种相知呢?
近些年来,我自己也能清楚地感到,感情“粗”了,失望多了,在先的许许多多的追求和愿望、欲望等,起落中如河里的鹅卵石一样,磨圆了,以至于麻木了消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