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利途探微芒(3/5)
饱私囊。”
“具体怎么操作呢?” 叶梦珠好奇地问。
“就拿清官收三钱火耗来说,” 林宇耐心解释道,“在彼时的赋税体系下,百姓若需缴纳一两银子的税赋,按惯例,实际得交付一两三钱。官吏们会一丝不苟地在账本上如实记录,详尽载明每一笔收支明细。之后,他们会将这些零碎的散银集中起来,送去专门的熔炼场所。然而,经实际操作与核算可知,真正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可能仅有一钱,甚者更少。如此一来,多收的那两钱银子,便成了一笔可自由支配的‘灰色收入’。一部分悄无声息地落入了官吏个人的腰包,用以改善自身生活,添置田产、购置华服等;另一部分则被用以填补官府在其他方面的亏空,诸如修缮衙门、购置官用物资时产生的资金缺口 。”
“那贪官岂不是更过分?”
“没错!” 林宇重重地点头,神情中满是愤懑,“贪官蠹役在火耗征收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常常肆意将火耗提至五钱甚至更高,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在熔炼环节,更是暗箱操作,手段极为隐蔽。铸币所用金属原料在熔炼过程中,实际损耗不过一钱之数,然而,负责此环节的官吏却蓄意虚报,公然对外宣称损耗高达五钱。这般明目张胆的虚报行径,使得中间平白多出来的四钱差额,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成为其中饱私囊的不义之财还有那秤量之时,所用之秤精准度存疑,大秤进小秤出,在称重间便将百姓的血汗钱克扣盘剥。这般行径,使得百姓所交赋税远远超出实际损耗,民生艰难,苦不堪言。”
他放下笔,神色严肃地说:“咱们铸币,也要利用火耗,但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和监管。只收二钱火耗,而且要让百姓清楚知道,这火耗是用来弥补正常的熔炼损耗,多余的分文不取。”
“原来如此!” 叶梦珠恍然,眼中满是钦佩,“大人思虑深远,如此一来,又能多赚 12% 的利润。只是,如何让百姓和官府认可咱们的火耗?”
“这便要靠银币的质量与信誉。” 林宇神色凝重,缓缓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窗边。他目光如炬,望向窗外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街道,只见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一片,一片繁荣市井之景。“咱们铸造的银币,成色、重量都要统一标准,切不可有丝毫偏差。务必比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参差不齐的银钱更可靠,让百姓一眼便能看出差别。唯有如此,百姓用起来才会放心。百姓一旦认可,火耗之事,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从铸币技术来看,有了水利压铸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