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过去的争论(2/3)
些普通人了。
佛道之争,从南朝开始。
主张佛道一致,而以道教为本,佛教为迹,提倡本迹说。
然就二者优劣而言,主张道教居首位。
到了北朝后。佛道之抗争不仅为双方之论争而已,更加上当权者之政策压迫。
此即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
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之摧残佛教,死伤惨烈,经书烧尽。
随着之后隋代统一南北,通过八年争斗,定了道、儒、佛之顺位。
唐朝则有三次召集僧道于内殿论议。
宋代道教就更活跃了。有王重阳创立全真教。
宋徽宗时期,佛道之争,尤为激烈。
道士林灵素要求重启夷夏之辩,改革佛教归入道门。
这可是要教化吞噬佛教。
林灵素对宋徽宗说“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
到元朝时,丘处机依附成吉思汗,把道教列为国教。
其后邱处机第五代教主之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坏佛像。
宋元时期,道教鼎盛一时无量。
两教争斗无非处于门户之见。
佛道之争至今已经走向融合。
儒、释、道三教圣人共聚一堂,那么三教之间的界限已是混淆不清。
民间的祠庙中反映尤为明显。
这便是如今佛道的状况。
“佛道二教因为各有其特色与信众。
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如佛徒着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
然佛道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之发展而更深入民间,牢不可拔,影响后世学术思想甚巨。
如新字体、词汇之广及学术领域,儒、释、道三教融合而产生宋代理学等,可谓思想文艺上之重大刺激。”
(以上为引论,不代表作者观点)
当然也有人认为,佛道之争,道教7负1平,一直在输。
连地府都被渗透了个彻底。
然而接下来就不是平民百姓能参与讨论的了。
因为老子早就说过。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为物,本不再口舌之争。
……以下省略千字。
话说回来。
这次有疑似佛教大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