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钱从何来(3/5)
会剧增,这部分钱粮便可以补充到大规模修建驰道的费用之中!
不过,御使大夫丙吉还是有些担心,拱手说道:“天家,臣还是有些担忧,毕竟此项工程太过浩大,所需钱粮甚至会超过西征十几万大军的消耗,如此朝廷的府库会不会被消耗一空?朝廷即将开始收取的商税,以及生产水泥的商贾上缴的利润,这两项钱财如果不足以弥补朝廷的支出,又怎么办?”
天子刘洵其实也有这样的担心,毕竟此时还没有太过专业的商业人才,自己也无从做出“商业计划书”、“收益调查书”之类的前期调查资料,也就无从作为参考。
于是,天子刘洵想了一下,便对御使大夫丙吉说道:“爱卿放心,朕会想办法另行筹集大笔钱粮,以为备用,绝不会让驰道网络计划拖累国势的!”
御史大夫丙吉闻言还以为是天子刘洵在敷衍自己,正准备继续追问,忽然猛然看到天子刘洵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不由得心中一动,暗道:“天家从来没有做过无准备之事,从来都是走一步想两步,此番既然说了会有后手,那就一定会有所准备的!”
于是,御史大夫丙吉便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咽了下来,不再追问。
其实天子刘洵的这个后手便是王炆、唐博经营的偌大产业。
如今王炆、唐博麾下的产业规模很大,每年的收益都在几十万缗以上,再加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储备,按照天子刘洵掌握的数据来看,从王炆、唐博那里支取两、三百万缗钱财不成问题!
而且,如今铁锅和新式农具的售卖权就在王炆、唐博的手中,二如同吸金兽一般,正在疯狂赚取各地门阀士族、民间豪强的钱财。
由此天子刘洵心中的底气越发的雄厚起来,继续与众人说起细节部分。
“所有水泥工坊雇佣的百工必须登记造册,这些百工的姓名、籍贯、亲属情况、住址等等,要详细记载,甚至要调查其父、祖两代的情况,凡是有过作奸犯科、通晓胡族、品行不端者,不可录用!”
“这水泥乃是我大汉首创之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