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2/5)
再有就是已经驾崩的汉昭帝刘弗陵,可是汉昭帝却膝下无子、后继无人。
也就是说,如今满朝文武只能从昌邑王刘贺和刘病已之间做出选择了。
当然,文武百官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朝廷从各地的封王之中选取一人继承帝位。
可是那样一来,就意味着大汉摒弃掉了孝武皇帝一脉,重新选取宗室旁支承继帝位,这对于蒙受孝武皇帝知遇之恩的霍光是不可接受的!
满朝文武也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忤逆霍光的意愿,只能在昌邑王刘贺与布衣刘病已之间讨论,过了一会儿之后,所有人都归于沉默。
拥立帝王,这是何等的大事,关乎天下臣民的福祉,关乎大汉社稷的安危,关乎整个华夏帝国的兴盛衰败,一个不留神便是杀身、灭族之祸,甚至是在留下万事骂名,所以此时此刻大殿之上还没有人敢于第一个发声。
霍光见状微微一叹,文武百官的反应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可是依旧让霍光有些失望。于是霍光也不再等待群臣开口,直接对着群臣之中的大司农田延年微微点头。
田延年字子宾,本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大汉帝国建立之后,田延年的家族被朝廷强行迁徙到阳陵安顿。
田延年少年之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听闻其名后,便招纳到幕府之中,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不久就做了大司马府的长史。
河东郡是霍光的故乡,当年河东郡的豪强恣意违法、盗贼横行,霍光为此十分恼怒,于是就任命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负责安靖地方。
田延年赶到河东郡之后,非常善于提拔人才,重用尹翁归、闳孺等名仕,对内严格执法,很快就把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路盗贼、豪强纷纷偃旗息鼓,不敢继续放肆。
由于田延年是霍光的亲信,又在河东郡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提拔,担任位列九卿的大司农,主管全国财政,由此霍光也掌控了大汉的财政大权。
田延年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