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不举子(2/3)
些生活不错的人家尚且如此嘞!何况是在灾民之家?”
刚刚过来的吴遵路脸色发红,叶安这话说的随意,但如同一个耳光狠狠地扇在他的脸上,看着四周灾民眼中的那种无奈,吴遵路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难受。
眼瞧着两位士大夫被这景象弄得无比尴尬,叶安反倒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也不等回到州衙,而是在草棚下便拉着范仲淹与吴遵路谈论起救灾办法。
“救灾如同救火,但救灾不能救穷,再遇灾年还是如此,江淮百姓能吃苦,有恒心,更重要的是纯正朴实,只要给他们一个发财的机会,他们便能一直走下去!”
叶安的话说的慷慨激昂,但范仲淹与吴遵路却充满警惕的看向他,他们可都知晓这位年轻才俊是出了名的不安分,最是喜欢出奇制胜。
见则两人的表情叶安便不屑的撇了撇嘴:“不举子二位都看到了,有悖人伦,但就算是灾情过去,这样的惨事便不会发生了吗?终究是穷怕了,朝廷的丁口税,以及大量的杂税,我以听闻每年咱们大宋的官府要从百姓的头上搜刮近十贯钱的杂税……”
咳咳……!
范仲淹皱眉咳嗽,打断叶安的话道:“长生,慎言!自五代终,国朝以无杂税……”
“范公,您是在地方上做过官的,这话说出来您自己信吗?还有吴知州,您好歹也在通州做了两年知州事,没有杂税?”
叶安的反问让范仲淹怅然,吴遵路掩面,朝廷之策本就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面说是只保留夏秋两税,所以要提高到“田亩收一石,输官一斗”,一面又没有做到废除杂税的承诺。
果然,叶安感叹道:“国朝两税之重以超汉唐,汉时三十税一,虽也有杂税,可人家正正经经的在两税上做了减免,唐时十五税一,亦是如此,人家也收杂税,但两税减免!可咱们国朝却是打着减免杂税的幌子,增加两税的同时还增加了杂税,这便是大大的不妥了!”
叶安在应天府的时候便与范仲淹讨论过这个问题,但结果是他与吴育拉着自己联名上书,请求赵祯免除今年的杂税,只是今年而已!
那时候的叶安便以心生不满,但并没有说出来,这一路走下来,范仲淹也逐渐发现了杂税的恐怖,生生的将一户人家逼得溺死自己的孩子!
既然时机成熟,叶安便也不顾及范仲淹与吴遵路两人,此时的他便要将大宋的税制扒开了,揉碎,在二人面前让他们看看这种腐朽税制是如何将底层百姓给逼疯的。
“曲钱、牛皮钱、盐钱、鞋钱、脚钱、农具钱、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