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宗室与外戚(2/3)
下旱灾的出现到不会真的饿死太多人,因为朝廷在各地都有专门负责种植土豆和地瓜, 并进行储存的官田。
这些田地的唯一作用就是种植土豆和地瓜, 在收获后以晾晒脱水的方式保存起来,虽然口感不好,但绝对能吃,说到底还是会饿不死人就行了。
眼下最大的损失便是经济损失,土地中已经种下的春苗被祸祸了,而这势必会影响夏税,若是控制不住蝗灾,整个河东路的夏税都会受到影响,这才是重中之重。
“传旨范讽权利扑杀蝗虫,临近州府发粮于青州安定百姓,另着令其整肃百姓扑杀蝗虫之事,不得驱散百姓,更不得懈怠推诿,百姓协助官府扑杀蝗虫,朝廷亦有贴补!”
赵祯知道,相比于田地绝收,最可怕的是灾民四处逃窜,这不光会引起管理上的混乱,更起不到一点对蝗虫的防治作用。
百姓被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就算是被蝗虫祸害了春苗,待这次蝗灾过后还能抢回一些农事,最少不会使得当地百姓离开家乡后一点收成都没有。
看似朝廷可能花费许多,但这要远比青州百姓变成灾民要省下更多钱财。
满朝文武对赵祯这一系列举措颇为惊艳,他们实在没想到年轻的官家居然思虑如此周全,不光考虑到了旱蝗之灾对青州的影响,更从长远出发,对百姓起到了安定作用。
一系列的举措下来,青州百姓恐怕不会流失多少,灾民在离开家乡之前家中还是有粮食的,只要其他州府的赈济粮能够按时抵达,百姓便不会惶恐。
再加上朝廷拨款,奖励百姓扑杀蝗虫,百姓便不会离开自己所在的州府,如此一来不光灾民消失了,连秋税也不会受到影响。
赵祯的话还没说完,悄悄的看了一眼还在假寐的叶安,赵祯便清了清嗓子又道:“既然是遭了天灾,朝廷自然也是要免除青州夏税的,中书省当行文,青州税监免除青州夏税以安民心,三司划去青州夏税,以免官吏误收才是。”
还未罢相的吕夷简立刻上前:“臣遵旨!”
简单快速的处理掉青州的灾情,赵祯便下诏宣布,上太后谥曰“庄献明肃”。旧制,后谥二字,但因为刘娥临朝称制,则规格不同,追加四字。
但诏书结束只有,陈彤又宣读了赵祯追尊李辰妃为太后的诏书,谥曰“庄懿”。
殿中侍御史庞籍出班道:“臣籍奏请官家,取垂帘仪制尽焚之。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进擢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前半段自然时候为了让赵祯确立亲政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