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刘娥的“灵魂拷问”(2/3)
不先谢恩?”
“哦,叶安谢过圣人!”
刘娥算是明白了,这小子就是个没规矩的,当然他也不知道这种朝堂上应有的规矩,虽然如此可刘娥心中并未有什么不满,相反还感亲切。
“正旦往来一事你与夏竦做的不错,如今他为贺正旦使已经赶往辽朝,晏殊老成持重,又颇有才学,有他相助你也但从速商谈,否则有失我大宋风度。”
叶安躬身道:“若叶安做的有何不妥,还请圣人示下,以免叶安行差踏错。”
这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叶安不傻他要打听清楚刘娥意思,是觉得钱给多了,还是觉得数额可以在接受范围之内。
没有标准和底线的谈判从一开始就错了,虽然叶安本着从大宋利益出发的角度来进行的,但其中终究是有些误会发生。
刘娥的底线很简单:“二十万贯对我大宋来说实在太多了,这整整是翻了一番,有弱国威!”
叶安轻轻的摇头道:“启禀圣人,此事虽看似我大宋多给钱财,但实际上却是打开了辽朝的市场,这比什么都重要,单单时酒水一项臣就能给大宋赚回数倍的关税,这就等同于是一份双边的贸易协定,若是把岁币正旦往来当作贸易来看,我大宋不过是多花点钱买了某种贸易之权罢了!”
叶安说的稍显复杂,但刘娥却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不禁开口问到:“若是用你这法子,我大宋岂不是每年都要多给契丹人十万贯?!”
“十万贯很多吗?和咱们大宋赚到的钱相比,这十万贯不足为虑若是圣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臣还能想办法与辽人商谈,改变钱财与绢布的比率,多以绢布充抵钱财。”
刘娥终于放心下来:“哦?如此甚好!”
叶安却是心中一喜,随即开口道:“启禀圣人,西域胡商有一物名曰棉花,此棉花非我中原之木棉花,只是有些相似罢了。胡人的棉花产量大,重量轻,可绞成棉线,之前臣在宫中缝补伤口所用的便是棉线,而这棉线可织成棉布质地轻柔,保暖,可代替丝麻织物”
“你总是会变出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来,也不知这些东西时从哪来的,你是不是又打算做棉线生意了?”
对于刘娥的“灵魂拷问”叶安毫不避讳的道:“圣人英明,叶安没有别的本事,但在生财上却算是有道的!棉线替代麻线本就是大势所趋,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丝绸的销量,只需要丝绸十分之一的价格,便能买到保暖更胜于丝绸的布匹,您说这对大宋的寻常百姓家是不是一种福气?”
“对寻常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